近日

农业农村部印发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

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推介发布了133个农业主导品种

143项主推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15个项目入选

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油菜“华油杂62”

“华油杂50”、团头鲂“华海1号”

3个品种入选主导品种

3个主导品种简介

“华油杂62”(胡文娟 供图)

“华油杂62”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傅廷栋主持培育,是强优势广适优质油菜品种,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以及内蒙古、新疆与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的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该油菜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低抗菌核病、耐盐碱性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等多个优点,平均产量可达226.8公斤,单产比当地大田平均水平增产13.4%。

该品种年推广面积均超过110万亩,2021年至2023年共推广335.6万亩,被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列为主导品种。


02“华油杂50”

华油杂50”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光圣教授主持培育,主要适用于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和部分春油菜地区。


该油菜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含油量、低抗菌核病、抗倒伏、耐迟播、播种密度弹性大、适应性广等多个优点,具有很大市场推广前景。平均产量可达215.2公斤,单产比当地大田平均水平增产7.4%。

2017年至2023年,该品种推广面积每年增加20%以上,目前年推广面积已达到180万亩,被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和国家均列为主导品种。


03“华海1号”

“华海1号”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王卫民教授、高泽霞教授主持培育。品种采用家系选育、群体选育及鱼类亲子鉴定技术,连续四代选育,并在全国多地进行测试,于2017年成功选育。


团头鲂“华海1号”新品种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等显著优势,示范推广应用效果好,是以湖北梁子湖、淤泥湖和江西鄱阳湖收集的680组野生团头鲂为亲本选育的新品种,1龄鱼生长速度提高22%以上,成活率提高20%以上,近3年累计推广面积126万亩。


2021年、2022年、2023年,团头鲂“华海1号”分别养殖规模为46万亩、48万亩、32万亩,产出均重1300公斤/亩、1350公斤/亩、1580公斤/亩,带动了一批养殖户增产增收。

华中农大作为牵头技术支撑单位完成的

“再生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再高产生产技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与净化技术”

“母猪节料增效精准饲养技术”

“猪基因组选种选配技术”

“直播冬油菜轻简高效施肥技术”

“设施西瓜甜瓜‘三改三提’

优质轻简化生产技术”

“水产绿色圈养技术”

“淡水鱼糜绿色生产与增值利用

关键技术”等

9项技术入选主推技术

01

再生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黄见良教授等主导,该技术解决了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对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头季和再生季肥水协同管理、头季机械收获留桩高度等技术卡点,可实现头季和再生季协同优质高产目标。


该技术已在湖北江汉平原、鄂东南再生稻产区,湖南洞庭湖平原、湘中湘南平原区和低丘中稻区,安徽皖中、皖南再生稻产区,江西省再生稻产区,河南信阳市中稻产区推广。

02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再高产生产技术

湖北江陵应用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再高产生产技术的油菜试验田(周广生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周广生教授等主导,技术攻克了高密度直播油菜普遍存在的根系差、茎秆弱、分枝少导致单产提升难的瓶颈。近三年来,成果在长江流域推广4328.0万亩,亩平均增产12.5%,减少用工3.0个,亩净收益635元,新增纯收益120亿元。


0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控与净化技术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何启盖教授等主导,阐明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不同养殖模式的流行规律,推广免疫预防、药物治疗和饲养管理相结合的防控方案,提高养猪效益。相关技术已在云南、湖北、广东、海南等省份的4个集团规模化猪场使用,降低猪死亡率,提高饲料报酬,经济效益显著。

04

母猪节料增效精准饲养技术

彭健教授(右二)在猪场调研(魏宏逵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彭健教授等主导,致力于解决母猪营养供给不精准,导致妊娠期饲料消耗多,母猪体况肥和繁殖性能低。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13省市推广,应用1010万母猪,母猪每胎节本节本62~175元,多提供仔猪0.5头以上。

05

猪基因组选种选配技术

猪基因选种选配技术(刘小磊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赵书红教授等主导,团队研发的基因芯片、算法工具和测定装备,打破对国外技术产品依赖,创建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基因组选种选配技术体系,在中粮、扬翔等10余家龙头企业规模化应用,生长、繁殖等主选性状改良速度显著提升。

06

直播冬油菜轻简高效施肥技术

田间实验对照(鲁剑巍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鲁剑巍教授主导,致力于解决油菜传统施肥技术针对性差、施肥环节多,生产中养分投入不足或不当造成产量低、过量或偏施肥料造成效益低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技术突破了油菜产业对高产优质绿色高效需求的施肥技术瓶颈,实现了油菜施肥技术的精准轻简高效和应用的规模化及产业化目标,支撑了油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该技术累计应用7634.1万亩,新增菜籽108.39万吨,节约化肥纯养分23.06万吨,新增节本增收效益75.5亿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07

设施西瓜甜瓜“三改三提”优质轻简化生产技术

西瓜嫁接栽培(别之龙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等主导,致力于解决设施西瓜甜瓜宜机化棚型缺乏和轻简化生产不足、水肥管理粗放、连作障碍突出导致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问题。近3年来,该技术在湖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设施西瓜甜瓜主产区累计生产优质嫁接苗99.5亿株,推广种植1435万亩,节本增效58.16亿元。

08

水产绿色圈养技术

湖北宜昌当阳市池塘80圈养桶系统(何绪刚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何绪刚

09

淡水鱼糜绿色生产与增值利用关键技术

电场协同逆梯度循环漂洗的鱼糜生产节能减排流程图(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茹教授等主导,致力于解决淡水鱼糜及其制品生产用水量大、副产物多、废水废渣处理成本高、凝胶形成能力弱、土腥味重等。相关技术已在洪湖井力、湖北安润、洪湖新宏业、湖北安井、瑞邦生物等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

还有3项作为参与单位完成技术入选主推技术

文 | 贾浩洋

编辑 | 匡敏

审校 | 徐行 晏华华 杨正莲 杜乂旻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号:hzau_news_center)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