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大集团的百年发展长卷中,文化始终是贯穿企业发展的灵魂底色。它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流淌在每一位正大人血液中的精神基因;也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养殖农场的汗水、生产线上的匠心、实验室里的数据,汇聚成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磅礴力量。在当前行业“内卷”白热化的当下,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白善霖资深副董事长向全员再次强调并号召:“不管市场竞争多么激烈,北方各省区全员要严守各业务发展的原则底线,在产业市场打造鲜明的‘正大特色’,践行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集体行为模式,在稳健中求突破,在挑战中谋发展!”

01

文化基因:从“利他”到“共荣”的价值传承


商业文明的长河中,许多企业的生存法则往往趋向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正大集团选择以更广阔的视野定义成功——将“利他”作为起点,以“共荣”作为归宿,用百年实践诠释了何为“商业向善”的文化基因。从“利国利民利企业”的朴素信念到“与农共富、与消费者共信、与员工共成长、与社会共生”的价值体系,正大的文化传承,始终在回答一个命题:企业如何超越利润,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1921年,谢易初先生在泰国创办“正大庄”,以经营菜籽为生。那时,他坚持只卖优质种子,宁可少赚也要确保农民丰收;他编写《菜籽栽培手册》免费发放,让技术普惠成为可能,这种“先利人、后利己”的思维,逐渐凝结为正大的文化原点:“三利原则”(利国、利民、利企业),也成为正大人一代又一代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传承发扬。

正大的“共荣”文化,体现在对全产业链的深度赋能。在上游养殖环节,正大通过先进的育种技术、智能养殖系统和数字化农业管理,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在饲料生产环节,正大饲料不仅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安全高效的产品,更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和合作共赢模式,实现“与客户共成长,与行业共繁荣”;在食品安全领域,企业构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透明化体系:每一块猪肉都可追溯饲料来源、养殖环境、检测报告;每一盒鸡蛋都印有生产日期和农场编码,这种“苛刻”的管控,源于正大对消费者健康的敬畏。

02

文化责任: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光芒


正大文化基因的传承,不依赖于企业制度的强制灌输要求,也不依赖于高层主管的苦口婆心,而依赖于每一个平凡岗位上正大员工的自觉践行和不忘初心。

在陕西正大养殖扶贫项目中,小赵的责任是让客户“听得懂、学得会”。他摒弃专业术语,用方言编写养殖手册,甚至把技术要点编成顺口溜:“饲料搅拌要均匀,饮水清洁不能懒,防疫针要按时打,猪儿长得胖又欢。”在他的指导下,养殖客户通过养猪实现年增收超20万元。小赵说:“农户的笑脸,就是我最大的责任勋章。”

在兰州正大优鲜超市,店员小刘的责任体现在一个细节里:她发现老年顾客常忘记带环保袋,便自费购买了一批可折叠购物袋,放在收银台供免费取用;当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进店时,她会主动帮忙抬车、挑选食材;遇到对价格敏感的顾客,她会耐心介绍“平价专区”的优惠组合。“服务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人感受到被重视。”小刘说。

他们是无数个正大员工“隐形英雄”的缩影,或许不会被很多人看见,却是企业责任体系的基石。正如白善霖资深副董事长所言:“正大的责任文化,不是少数人的英雄主义,而是全体员工的集体自觉,每个人都是企业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受益者。”

03

文化未来:以正能量照亮农业强国之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大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从养殖场里的技术比武,到跨国研发中心的头脑风暴,从“正大优鲜”社区店里的微笑服务,到“正大食品”直播间里的健康科普……北方各省区正大人用每一天的行动证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是永不停歇的创新脚步;充满正能量的企业,是社会进步的温暖引擎。

在正大“新农人计划”中,越来越多的海归硕士放弃城市高薪,回到家乡管理智能猪场;大批退役军人通过正大培训,成为农场生物安全“卫士”,严把车辆洗消关;城市白领转型为正大农产品电商主播,单场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他们正在用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让农业变得“酷”起来。

从一颗种子到全球产业链,从“利他共荣”到“农业强国”,正大的文化未来始终指向一个方向:以正能量照亮农业强国之路。这种正能量,是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是实验室里的彻夜攻关,是直播间里的热情推荐,是跨国合作的真诚互信;它让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差,而是“科技赋能、人才辈出、全球共享”的朝阳产业。

市场越是风云变幻,越需要正大人保持战略定力。我们坚信,只有严守原则底线、坚持正大特色、践行正能量行为模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持续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全体正大人,也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强的使命感推动发展,共同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