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整体收缩的背景下,饲料企业如何立足与发展?

外资入川的“001号”,正大集团在四川的水产布局经历了从分散到专业化的整合历程。如今,其最新的专业化水产基地——德阳正大,正以满产10万吨的产能,聚焦高端料市场,并依托“种源”与“服务”两大核心优势,向着集团内部专业水产前五的目标迈进。在7月9-11日鲲鹏智享会重庆站举办前夕,水产前沿与正大饲料(德阳罗江)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先生进行交流,深入探讨其在战略定位、品种选择、服务体系以及未来规划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正大(德阳)负责人 王松

  水产前沿:请介绍一下德阳正大投产一年多以来的情况?

王松:德阳正大产能10万吨,2024年产销实现阶段成长,现阶段主攻黄颡鱼、叉尾鮰、小龙虾江团和四大家鱼这些品种,占业务大头。该厂采用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适应从沉水到浮水不同品种,满足各类需求。正大西南区目前只有我们一家专业做水产饲料的工厂,特殊工艺和先进配方使水产动物吸收高效,长势快体型好、抗应激能力强,耐长途运输。正大计划先聚焦有原料和工艺优势的品种。

说到布局年头,正大其实1985年布局四川地区了,拿的是外资001号牌照。当时各家分公司都做水产;2016年开始专业化整合——双流公司专做水产,其他厂专注畜禽料。集中生产优势明显,单批产量从10-20吨提升到几百吨,且生产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水产前沿:德阳正大在集团中的战略定位是什么?有何优势?

王松:德阳正大作为集团最新的专业化水产基地,聚焦高端料市场,目标跻身集团内部专业水产公司前五。有两方面优势:第一、种源。三大种源基地分工明确,湖北基地做草鱼、鲫鱼、鲤鱼和叉尾鮰,福州基地做膏蟹、鲈鱼,虾苗来自泰国。叉尾鮰坚持美国原种引进,草鱼用长江野生系选育避免近亲退化。苗种比市场价贵但长得快、条形好、耐运输,我们坚持"健康优先"理念:鱼体强健、少发病,实际帮养殖户省了药钱和损耗;第二、服务。服务围绕八大体系——“苗种、基地、信息、生产、饲料、健康、资金、交易流通”,全套解决。本质是卖整套解决方案,不是单纯卖饲料。我们不看单吨价格,而看最终出鱼成本和养殖户收益;在当下的行情下,我们也愿意牺牲利润保障养殖户、经销商的经济效益。

  水产前沿:各品种占比有多少?今年比较看好什么品种?

王松:先说产量:常规鱼料像草鱼、鲫鱼、鲤鱼能占五六成,剩下江团、叉尾、黄颡鱼和小龙虾四个品类,各占10%左右,算下来单个品种有3000-4000吨;江团是2024年4月22日才在新厂投产,因为江团需要吃膨化缓沉料,老厂设备跟不上,而新厂能精准控制饲料沉浮速度,适应其底层摄食的习惯;虾料市场我们看准两点:第一、小龙虾推新模式,计划从亩产120斤提到400-500斤,第二、发展白对虾,白对虾在四川塘养亩产能有800-900斤,和沿海基本持平,本地虾价还能高出5-6元/斤。但虾料暂时从广西、连云港兄弟厂调货,德阳未生产。

行情这块,上半年草鱼、鲫鱼、鲤鱼行情都不错,叉尾鮰也看好。黄颡鱼在自贡、南充发展快,虽然今年价格波动但病害少,预计价格会维持高位;江团受行情压力稍大,可能承压;小龙虾因年初苗少价格好,也在推模式增量。下半年尤其九十月份后存在变数,像鲈鱼当前是天价,后期上市量增加会影响走势。

  水产前沿:当前水产行业面临哪些核心挑战?养殖户需求有何变化?

王松:川渝水产饲料市场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萎缩。2024年最明显,今年预估再降5-10%。今年开年1、2月份销量尚可,但4月起压力骤增——鱼价高说明存塘量少,直接抑制饲料需求。核心是消费结构变化。经济环境影响高端鱼消费意愿,比如200元/斤的鱼需求减少。更深层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年轻人偏爱无刺鱼,传统四大家鱼消费面临挑战。我们正在探索加工转型,比如联络集团食品企业开发虾类深加工,但四川养殖成本偏高,项目还在调研阶段。生产上痛点也明显,如海南虾苗运到四川,打包、飞行、再下塘需要18到20个钟头,水温、pH值、盐度全在变,成活率自然受影响。还有气候制约——广东草鱼苗三月就能下塘,我们湖北基地的苗五月才出。

四川地区的养殖户观念还是很好的,能有效适应发展,从单纯看价格转向综合评估。以前只在乎每吨料能出多少鱼,现在更关注鱼体健康度、发病率等隐性成本。比如我们抗病鲫鱼苗卖0.5元/尾以上(市场价0.03-0.04元/尾),因为他们知道高抗病苗能有效避免风险,实际效益更高。这种认知进步也体现在养殖技术上,增氧机普及、水质管理规范、抗生素使用减少

  水产前沿:后续在产能上有何规划目标?

王松:产能规划上,今年目标增长30%以上,2026年有望做到满产。满产后再筹划建第二家工厂,德阳厂覆盖成德绵眉乐核心区后,新厂将负责自贡、宜宾、泸县及重庆等片区,缩短运输半径。现在全国头部企业第一和第二和个别地方性企业等在川渝都是10万吨级体量,占据全省20%以上份额才有话语权。因此,未来正大在西南水产料总目标也是10万吨以上。

【版权说明】来源:水产前沿-图-罗晓雨,编辑-张江。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