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猪产后发烧的原因

子宫感染:分娩时产床或母猪皮肤上的细菌进入子宫,引发炎症,导致体温升高(≥39.4℃)。

乳房炎:乳房感染或乳汁淤积,出现肿胀、疼痛,伴随发热。

应激反应: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或环境变化(如气温骤变)。

其他因素:感冒、产道损伤未及时处理等。


2. 产后发烧对采食量的影响

发烧会使母猪身体不适,导致食欲下降甚至拒食。若不及时处理,采食量持续降低,影响乳汁分泌和后续繁殖性能。

3. 如何控制产后发烧

监测体温:分娩后24小时内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发烧母猪。

环境管理:分娩后每天清理产床粪便1-2次,保持清洁干燥。

助产规范:仅对分娩间隔超20-30分钟的母猪助产,助产时戴润滑良好、无污染的长臂手套。

人员卫生:工作人员修剪指甲,不戴戒指,避免带入细菌。

饮水保障:确保母猪有充足饮水,水流量至少2L/min,提前训练后备母猪使用水嘴。

4. 实现采食量最大化的措施

合理饲喂:产后第一周控制采食量,避免过量补料,之后逐渐增加至自由采食。每天温度最低时饲喂湿料,增加饲喂次数(不超过5次/天)。

环境舒适:保持产房温度适宜(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减少应激。

产后护宫:分娩后一周内用高锰酸钾清洗母猪外阴及后驱,排出体内异物,预防子宫感染。

5. 采食量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哺乳期采食量越高,下一胎产仔数越多。初产母猪需特别关注,避免因采食量低影响后续繁殖。

总结:控制母猪产后发烧是实现采食量最大化的关键,需通过规范助产、环境管理、体温监测等措施预防感染,同时优化饲喂和环境条件,保障母猪采食量,提升繁殖性能。

文章来源:养猪管理与技术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