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PCV2/PCV3)主要危害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育肥猪(呼吸道症状)及繁殖母猪(流产、死胎),免疫核心是“覆盖高发期、维持有效抗体”,不同猪群的免疫时间和频次需针对性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一、核心猪群免疫方案(常规场通用)
1. 仔猪(高发群体,重点防控)
- 免疫时间:
- 首免:2-3周龄(母源抗体消退前1周,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同时覆盖断奶后高发期);
- 二免:首免后2-3周(即5-6周龄),若场里圆环病毒感染压力大(如断奶仔猪死亡率高、呼吸道症状频发),可提前至14日龄首免,间隔3周二免。
- 免疫频次:常规免疫2次,终身无需再免(育肥猪出栏前抗体水平足够);若仔猪首免后仍出现典型症状,可在10-12周龄追加1次加强免疫。
2. 后备母猪(构建母源抗体基础)
- 免疫时间:
- 首免:配种前8-10周;
- 二免:配种前4-6周(间隔4周),确保怀孕后母源抗体水平达峰值,通过乳汁保护仔猪。
- 免疫频次:初产母猪配种前完成2次基础免疫,分娩后按经产母猪方案执行。
3. 经产母猪(维持母源抗体持续供给)
- 免疫时间:产前4-6周(每次分娩前统一免疫,与伪狂犬、蓝耳病疫苗间隔7-10天,避免免疫应激)。
- 免疫频次:每胎次免疫1次;若场里圆环病毒与蓝耳病、支原体混合感染严重,可改为“每年普免3次”(间隔4个月),提升群体抗体均匀度。
4. 种公猪
- 免疫时间:首次免疫分2次(间隔4周),后续每6个月免疫1次。
- 核心目的:避免病毒通过精液传播,同时维持稳定抗体水平,间接保障母猪群体免疫效果。
5. 育肥猪(低感染压力场可选)
- 若仔猪已完成2次免疫,育肥期无需额外免疫;
- 高感染压力场(育肥猪频繁出现呼吸道症状、生长迟缓):可在10-12周龄追加1次免疫,覆盖育肥期高发风险。
二、特殊场景调整(高感染压力场/爆发场)
- 仔猪首免提前至1-2周龄,二免间隔2周,12周龄再加强1次;
- 母猪群紧急普免1次(全群同步免疫,间隔4周再普免1次),快速提升群体抗体水平,阻断垂直传播;
- 免疫后1个月检测抗体水平(ELISA法),若抗体阳性率低于85%或抗体效价<1:80,需及时补免。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疫苗选择:优先使用PCV2/PCV3二价疫苗,覆盖两种血清型;灭活苗和弱毒苗均可,弱毒苗免疫后抗体产生快(7-10天),灭活苗安全性更高,按需选择。
2. 免疫间隔:与其他疫苗(如蓝耳病、伪狂犬、支原体疫苗)间隔7-10天,避免免疫干扰;仔猪免疫后7天内避免断奶、转群、换料等强应激。
3. 免疫剂量:无论猪只大小,均按疫苗说明书剂量注射(通常1头份/头),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消毒彻底。
需要我帮你整理不同感染压力场的免疫程序对照表吗?包含具体免疫时间、疫苗类型及抗体监测节点,方便直接张贴在兽医室参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