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过渡是指在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或更换饲料品种时,采取科学方法逐步替换饲料,避免突然换料引起消化不良、应激、采食下降、腹泻等问题,确保猪群健康和生产性能。以下为实用的饲料过渡方案:

一、过渡时机

1. 体重阶段变化:如由小猪料(25-50kg)换为中猪料(50-75kg)、大猪料(75kg至出栏)。

2. 饲料品种更换:更换品牌、原料组成或营养水平。

3. 特殊管理操作后:转群、免疫、疾病康复等应激后需换料。

二、过渡方法与步骤

推荐“十天过渡法”或“七天过渡法”,根据猪群适应能力选择:

1. 十天过渡法(适用于应激敏感或健康状况一般猪群)

第1-2天:新饲料占20%,旧饲料占80%;

第3-4天:新饲料占40%,旧饲料占60%;

第5-6天:新饲料占60%,旧饲料占40%;

第7-8天:新饲料占80%,旧饲料占20%;

第9-10天:完全使用新饲料。

2. 七天过渡法(适用于健康、适应性强的猪群)

第1-2天:新饲料20-30%,旧饲料70-80%;

第3-4天:新饲料50%,旧饲料50%;

第5-6天:新饲料70-80%,旧饲料20-30%;

第7天起:完全使用新饲料。

 

三、操作要点

1. 密切观察:过渡期间,观察猪只食欲、粪便、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比例或暂停过渡。

2. 调整依据:根据猪群反应适当延长或缩短过渡时间,健康状况差时建议延长过渡期。

3. 保证饲料质量:新饲料要新鲜、无霉变,避免因原料质量问题导致消化不良。

4. 配合管理:过渡期间避免其他应激操作(如免疫、转群、并栏等)。

5. 分阶段饲喂:结合育肥猪体重、生长速度和营养需求,合理选择饲料配方(参考分阶段营养标准,网页1、网页3)。

 

四、注意事项

过渡期间保证充足清洁饮水,适当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维生素C、电解多维)。

若出现严重腹泻、采食骤降,应回到前一阶段过渡比例,待稳定后再缓慢推进。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