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SY应用研究院陈冰老师在开展精益生产项目过程中,发现猪场现在大部分规模化猪场都在使用A超或者B超进行母猪精准背膘测定,用来指导母猪各阶段饲喂量调整,控制饲料成本,但在测膘操作中仍存在着误区导致背膘厚度测量不精准反而导致饲料成本增加,每相差1mm背膘厚度饲料相差8kg,单头母猪饲料成本差异20元,单头仔猪断奶成本相差1.6元。

为规避经济效益的损失,首先要进行“排雷”,精准测膘常见几大“雷区”:

1.统一规定测量猪的左边,或右边的读数,左右的读数有时会有差异。

2.不剃毛与剃毛背膘厚度相差至少1.5mm,特别被毛粗而长的母猪误差更大。

3.经产母猪在测量之前用植物油或耦合剂渗透皮肤1-2min。后备母猪一般不需要。

4.猪在正常站立的情况下,读数有效。其他姿势的读数会有偏差:如斜靠在栏舍上。

5.测量时,探头与皮肤垂直接触,禁用力下压。

遵循科学精准母猪测膘操作,保证测量背膘精度有效指导母猪饲喂调整,有效控制饲料成本,正确测量背膘厚度五步曲:

1.找(测膘猪群):断奶后、配后4天、妊娠30天、妊娠60天、妊娠90天;

2.摸(定位P2点):从后往前摸母猪最1根肋骨,沿该肋骨切线,距背中线左右各 6.5cm 处即P2点;

3.剃(处理猪毛):剔除P2点猪毛至能让测膘仪探头轻微移动,避免影响测量。

4.测(规范操作):探头涂耦合剂/植物油,防气泡干扰;保持猪舍安静,让母猪站立端正,禁止弓背、塌腰、扭曲;探头垂直贴P2点,前后左右小范围移动,不按压。

5.读(读取数据):P2点背膘为2-3层,若用A超时,需至少2个指示灯亮且数值稳定,方可读数。

母猪精准测膘饲喂是整个养猪行业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技能。只有保证测量及时、有效、正确,才能最大化地精准饲喂降低非必要浪费,保障母猪繁殖性能,从而实现猪场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版权声明】来源:猪好多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