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圈里,流传着一句黄金定律:“养猪就是养肠道”。这话听起来简单,却道出了养猪成功的核心秘诀。它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讲个明白。

您可以把猪的肠道想象成一座工厂的 “核心生产车间”。

· 饲料是运进车间的 “原材料”。

· 肠道就是这个庞大、精密的 “加工流水线”。

· 最终生产出的 “产品” ,就是猪的健康、体重和利润。

如果这个“核心车间”运转不畅,哪怕您送进去的是山珍海味,也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所以说,猪的几乎所有生长表现,都取决于它那根肠子的健康

状况。

一、肠道为啥是“生命通道”?

肠道可不仅仅是一根简单的管子,它身兼数职,至关重要:

1. 核心营养的“吸收站”

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所有营养,几乎都要经过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入血液,被身体利用,最终转化为我们想要的猪肉。肠道好,吸收率就高,料肉比就低,钱就省下来了!肠道不好,吃再好的饲料也是“穿肠过”,浪费严重。

2. 最大的“免疫器官”

您可能想不到,猪体内70%以上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肠道!肠道黏膜就像一道“万里长城”,驻扎着大量的免疫部队,时刻警惕并抵御着病毒、细菌等“外敌”的入侵。肠道健康,猪的抵抗力就强,生病自然就少。

3. 庞大的“微生物王国”

猪的肠道里住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主要有“好人”(有益菌)和“坏人”(有害菌)。

· “好人”(如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能帮助消化,产生维生素,抑制“坏人”生长。

· “坏人”(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则伺机搞破坏,产生毒素,导致疾病。

养猪养肠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养好这些“有益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内部生态系统”。

二、哪些行为在破坏猪的“肠道健康”?

我们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就在伤害猪的肠道:

· 饲料“变脸”太突然:突然更换饲料品种,肠道里的菌群不适应,容易造成菌群失调,引发腹泻。

· “病从口入”不重视: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黄曲霉素是肠道大敌)、饮用脏水,等于直接给肠道“投毒”。

· 环境“压力”山大:猪舍内温度忽高忽低、湿度太大、通风不良、密度过高,都会让猪产生应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会误伤有益菌,破坏肠道菌群平衡,相当于“无差别轰炸”。

三、如何养好猪的肠道?——做好这几点

知道了原理,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做好猪的“肠道保健师”:

1. 把好“入口关”

坚决不给猪吃发霉、变质的饲料,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2. 学会“温柔”换料

需要更换饲料时,要有至少5-7天的过渡期,将新旧饲料按比例慢慢混合,逐步替换,给肠道菌群一个适应的过程。

3. 减轻“肠道负担”

在小猪断奶等特殊时期,可以使用一些容易消化的教槽料,或者在饲料中添加益生元(如 oligo 寡糖),它是有益菌的“专用口粮”,能促进有益菌繁殖。

4. 补充“肠道卫兵”

直接在水或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就像给肠道“空投援军”,直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压制有害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5. 营造“舒心”环境

保证猪舍干净、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减少各种环境应激。猪心情舒畅,肠道才能健康工作。

总结一下:

“养猪就是养肠道”,这句话绝不是空谈。它告诉我们,养猪的目光不能只盯着饲料的营养高低,更要关注猪的“消化吸收能力”。

投入品(饲料) × 转化率(肠道) = 最终效益

当您把猪的肠道养护好了,您会发现:

· 猪更健康了,用药成本大幅下降。

· 长得更好了,饲料转化率显著提升。

· 钱包更鼓了,因为成本和效益都得到了优化。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