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原特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多数菌株有荚膜。该菌对环境抵抗力较弱,普通消毒剂可快速将其杀灭。

• 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当猪处在寒冷、闷热、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环境中,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病猪经分泌物、排泄物等排菌,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健康猪。本病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时多发,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 临床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最急性型常突然发病,迅速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体温升高,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死亡率高。急性型最常见,体温升高,初期为痉挛性干咳,后变为湿咳,呼吸更加困难,常作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红斑,多因窒息死亡。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时有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常有腹泻,极度消瘦。

• 病理变化:最急性型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尤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急性型特征性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肺有不同程度肝变区,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胸腔及心包积液。慢性型尸体极度消瘦、贫血,肺脏有肝变区,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有的形成空洞。

• 诊断方法: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取病猪的血液、肝、脾或肺脏组织进行涂片,染色后镜检,若发现“两极浓染”的短杆菌可辅助诊断,进一步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型鉴定可确诊。

• 防治措施:预防可每年春秋两季定期用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或猪肺疫口服弱毒菌苗等进行免疫接种,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对常发病猪场可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进行预防。治疗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等,抗生素与磺胺药合用疗效更佳,但本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有条件的应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