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外购仔猪的引进计划
1、根据自己的的栏舍规模及资金的能力,确定适当的引进购买数量,避免栏舍紧缺及资金短缺。
2、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猪场):尽可能亲自或派技术人员考察供种猪场。了解其饲养管理水平、疫病防控体系(如蓝耳、伪狂犬、猪瘟、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免疫程序和监测情况)。
外购仔猪的前期准备
1 栏舍整理 对猪栏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整理,对料塔、料线、温控设备、饮水系统、通风换气设备进行调试。
2清扫消毒 把栏舍内外进行仔细的清扫,用过硫酸氢钾消毒,做到认真不留死角,在进猪的当天,再用环清(干粉消毒新势力,具有杀菌、消毒、降氨、吸潮、除臭、环保等多重功能)进行最后一次消毒。
3人员准备 仔猪到场前要有一定经验的饲养人员,提前一周进场进行封闭管理,做好接仔猪的准备。
饲料准备
根据仔猪的具体饲喂阶段,准备相对应的饲料,最好是运猪时带点原场饲料,进行7天的过渡期。
动保产品的准备
由于仔猪免疫力低下,消化机能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要准备必备的保健药物及添加剂
外购仔猪的选择
1、评估仔猪健康状况: 观察猪群整体精神面貌、皮毛光泽度、呼吸是否匀称,有无咳嗽、跛行等现象。确保猪场近期无任何疫情。
2、选择优良品种,最好选择外三元仔猪,比如新美系的杜长大,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体型好,瘦肉率高,料肉比低等特点,避免引进土杂。
3、具体选择时,要求仔猪体重大小一致,精神饱满,皮毛红润发亮,眼睛有神,四肢强健,反映灵敏,避免有疝气、隐睾等有缺陷的仔猪。
4、优先选购免疫过猪瘟、猪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等疫苗的仔猪。仔猪的运输 运输是巨大的应激源,极易诱发疾病。
合理安排运输:
1、选择气候适宜的时段(避免过冷、过热、雨雪天气)进行运输。夏季选择清晨或傍晚,冬季选择中午。
2、检查运输车辆: 确保车辆已彻底清洗、消毒,并配备篷布以防淋雨或吹风。要选择从未运输过猪只的货车,经过清洗,消毒,干燥方可运输,最好是车辆烘干,非瘟核酸检测阴性的车辆。
3、仔猪密度适中: 装猪密度不宜过大,车厢内要有隔板,保证仔猪有充足空间,防止挤压、踩踏。运输路程时间最好不超过一天,运输车辆做到平稳。
4、运输途中有专人观察护理仔猪,以防异常情况发生,尽量让司机平稳驾驶,避免急刹、急转弯,减少颠簸和惊吓。
外购仔猪的管理
这是决定成败的最后一道关,也是最需要耐心的环节
1、严格执行隔离检疫:隔离期: 至少隔离饲养 30-45天。在此期间,专人饲养,工具专用,严禁与其他猪群接触。
2.观察状态: 每日仔细观察每头仔猪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病弱猪只。
减少应激,科学饲养
1.饮水:入场后2-4小时内,只提供充足的、干净的温水(推荐添加强力维并维持一周,避免应激并迅速补充能量,保证仔猪电解质、酸碱度、氨基酸、钙磷比等多种平衡),缓解运输应激,恢复体力。切忌暴饮。
2.饲喂: • 入场6-8小时后,开始少量喂料。 • 前3-5天继续使用原场饲料,逐步过渡到本场饲料,换料过程不少于7天。 • 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初期只喂七分饱,防止消化不良。
3.环境控制: 每日清扫栏舍,保证隔离舍内温湿度适宜(刚断奶仔猪一般需要26-28℃)、干燥、通风良好。
3、健康监测与免疫保健:健康监测: 在隔离结束前,可抽样采血进行抗体检测,评估其母源抗体水平和潜在野毒感染情况,为后续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科学免疫: 根据检测结果和本场疫情情况,在隔离期内(通常是在入场稳定后1-2周)完成必要的疫苗补免工作(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针对性保健: 在兽医指导下,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药物,如: • 仔猪进场当日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 •注射头孢喹肟,布他磷一边一针做好保健,可以大大减少外购仔猪的死淘汰率。
• 防控呼吸道疾病:泰妙菌素/泰万蓝耳/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 • 防控消化道疾病: 阿莫西林,粘杆菌素。 • 驱虫: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隔离期结束后可进行全场统一的驱虫工作。注意: 用药需谨慎,避免滥用抗生素,最好先做药敏试验。
4、合群管理:三点定位,加强巡栏:第一周要对仔猪进行调教,实行吃料、睡觉、排粪三点定位。推荐使用环清每三天消毒一次,逐步过渡到常规的消毒程序。加强巡栏,观察仔猪的运动、呼吸、吃料、饮水、排粪便等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做相应的处理。经过充分隔离检疫,确认健康的仔猪,方可与本场猪群合并。合群时最好在晚上进行,并可喷洒带有同气味的消毒液,减少打斗。密切关注合群后几天的打斗和采食情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