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04年首次报道禽流感,自此施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布机制,积极开展了疫苗研发、生产和储备,特别是采取了强制免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治技术路线,对我国禽流感的有效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践证明疫苗免疫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防控方法,但由于禽流感病毒的变异较为频繁,科研人员也在不断研发新的疫苗毒株来提高疫苗的保护率。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新旧疫苗更替的一段时间(疫苗更替期),是疾病防控压力最大的一段时期,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一、近几年我国禽流感疫苗毒株的更替情况 二、通过禽流感疫苗毒株更替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禽流感病毒变异速度较快,特别是近1-3年; 2.我国禽流感检测技术和毒株研发水平越来越成熟,对禽流感的有效防控起到重要保障; 3.禽流感病毒流行株从单一分支到二个、三个分支、四个分支,毒株组成日趋复杂; 4.疫苗中毒株增多,给疫苗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三、新的疫苗从毒株研发、生产、批签发和产品下放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把这段时间称为疫苗更替期,在此期间需要大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重视生物安全:特别是重点防控运输活禽的车辆、拉鸡粪的车辆,以及加强人员的隔离和消毒; 2.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加强管理,提高鸡群抵抗力; 3.尽快免疫国家新批准的疫苗。新批准的疫苗可能10月份甚至更晚才能投放市场,如果鸡群抗体水平低于5个滴度,建议先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3+Re-14;+H7N9亚型,Re-4),现有疫苗仍有一定保护率。如果一直等下去,免疫空白期越长风险越大。新批准的疫苗一旦投放市场,不管上次免疫多长时间,尽快免疫新标签疫苗。 4.新疫苗首免3-4周后,尽快免疫第二次。只有加强免疫才能进一步提高抗体滴度和降低离散度,获得更佳的保护率。 总之要重视禽流感的防控,及时了解国家发布的疫情信息,做好生物安全、科学免疫、定期抗体检测,一定会取得禽流感防控战役的全面胜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