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尾根采血方法
采血是生猪养殖的基本操作,前面介绍了猪前腔静脉采血方法,本文介绍猪尾根采血方法。该方法对于定位栏猪只采血比较方便,门槛稍高,需要多练习。优点是不需要保定,一个人即可操作。不接触猪只口鼻,适合特殊情况下静默生产期间的采样。
1、猪尾血管尾血管走向:尾血管是指正中荐骨动脉向正中尾动脉延伸时 ,分布于尾部的一些分支及微细血管 ,而静脉与之伴行 。用于采血的血管是通向尾骨腹面的正中尾动脉及其两侧的两支正中尾静脉 ,这三支血管都在两侧内的荐骨肌而形成的细沟之中 。从尾的起始部算起,10-20厘米之间血管的粗细变化不大。解剖结构:笔者找了一根猪尾巴,研究了一下猪尾血管的结构结构。确实如资料中所说,血管粗细变化不大。血管位置不深,位于尾腹面的细沟内。
2、采血方法本猪尾部采血一般可以不用实施保定,选择猪自由采食的放松时刻从后侧面靠近猪,采血人员用一只手平举猪尾,使猪尾与背部平齐。触摸到腹面第6-7尾椎,也就是起始部约15厘米的地方,尾椎中央凹陷部(笔者所遇猪只大多是做了断尾处理,猪尾不长,一般离猪尾3厘米往上的位置下针采血)。触摸确认是肌肉间的血管沟。准备消毒、下针。尾的起始部腹面脂肪多,针不宜固定,不适合做采血位置。下针:将针头对着尾巴以20℃角度从上向下一次刺入,当见到血液回流时,即可将采血针另一端连接真空管或者注射器,开始采血。笔者认为,采血针插入角度不是严格20℃,以顺手为佳,刺入角度小,针头进入长,易于固定针头。当针头刺入时,未见回血,可以前后左右轻轻摇动针头尾部,调整针头位置,观察回血。部分猪只若不易采出,拔出针头后,有血流出,也可按压尾部,用采血管直接收集血液。猪尾根采血方法 其次也要做好采血部位清洁消毒工作,用酒精棉球反复擦拭猪尾腹部距离尾根10~20cm及其附近位置,达到清洁消毒的目的,同时找准进针位置。采血过程中也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避免采血过程导致疾病的传播,一猪一针头,一猪一手套,以及采血前后的消毒。
3、止血工作采血结束后应即时做好止血工作,采用医用干燥棉球压迫进针部位数分钟,确保针眼处无血液渗出后方可撤去止血棉球,并用碘酒擦拭采血部位以做好消毒工作。也可使用干燥粉涂抹采血处止血。
4、与其他采血方法对比笔者认为,该方法采血所需人员较少,不接触猪只口鼻,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笔者查阅资料,找到一篇与其他采血方法的对比文献,结果如下时间及劳动力,与颈静脉、耳静脉相比,尾根采血不需保定,需要时间最短。采血技术上,耳静脉采血法最容易发现血管,其他方法难度较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