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当前预防家禽疾病重要的措施之一,随着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企业对疫苗的要求越来越高。免疫灭活疫苗劳动强度较大,有时对家禽有一定免疫反应和应激反应,越来越受到养殖企业的关注。当前有些企业期盼:注射剂量要小,吸收要快,保护时间要长、应激反应越小越好!怎么来理解这些问题?
一、我们了解一下疫苗佐剂的作用机理?
疫苗佐剂是添加到疫苗中用于增强、调节或延长机体对抗原(疫苗有效成分)的免疫应答的物质。它们本身通常不具有抗原性,但能显著提高疫苗的效果,是许多现代疫苗(尤其是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佐剂是疫苗必须的搭配,大多数没有佐剂的灭活疫苗无效或效果很差(组织灭活苗除外)。比如灭活的新城疫抗原不加油佐剂直接接种鸡群,产生的抗体很低;
2. 佐剂不能吸收的太快,太快了反而降低保护率;比如新城疫的蜂胶灭活苗吸收很快,但保护率较低。因此注射剂量小了会影响抗体滴度和缩短免疫时间。
3. 油佐剂产生的炎症反应是正常的现象。正常的炎症反应能快速启动免疫系统(召唤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加速免疫细胞吞噬抗原,更快、更持久的产生抗体。
二、有免疫剂量小、 吸收快、应激反应小、抗体水平高、维持时间长的疫苗么?
1. 原先7日龄免疫0.4毫升/只,现在免疫0.15毫升;蛋鸡原来开产前注射0.5毫升/只,现在注射0.2毫升/只,行不行的通?
2. 原来疫苗要求3-4个月免疫一次,现在可以6-8个月免疫一次,可以么?
其他:
1.注射剂量小了,吸收不一定快,反应不一定小。吸收快慢和反应大小与剂量有一定关系,但还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质量有关系;
2. 抗体维持时间和抗体滴度与疫苗中抗原浓度、注射剂量、鸡群健康、饲料营养水平等因素呈正相关。根据我国养殖现状和疫苗以联苗居多,一般高抗体维持3-4个月就不错了,很难维持6个月以上。要想延长抗体维持时间,只能降低免疫要求,比如新城疫临界保护抗体滴度从10降到7。像开车一样,高速油耗高,低速油耗低。在低污染区域和加强生物安全建设可以减少免疫剂量和延长免疫时间;但是在疾病高发区域,生物安全级别低的鸡场,降低免疫剂量和延长免疫时间疾病发生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内部产蛋和蛋滞留综合征组的输卵管上皮纤毛覆盖区域呈减少趋势,且在并发组中观察到显著的纤毛缺陷。输卵管伞部纤毛上皮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卵母细胞拾取障碍;整个输卵管纤毛上皮细胞的完全缺失会降低卵母细胞运输效率.
鸡蛋个体过大:例如小母鸡开产过早,或母鸡产下双黄蛋。
母鸡过于肥胖:对产蛋肌肉造成过度压迫。
极端寒冷天气:会使母鸡的产蛋肌肉僵硬,无法正常收缩推动蛋体排出。
钙质缺乏:鸡蛋排出过程的输卵管肌肉收缩依赖钙质,蛋滞留与高产蛋鸡或钙储备不足的老鸡、低钙血症以及应激状态引起的输卵管肌肉蠕动乏力有关。
平滑肌功能障碍 产蛋过程是由子宫内平滑肌的收缩引起的,平滑肌功能障碍会导致产蛋并发症
疾病因素:包括腹水、囊性输卵管、子宫感染、内产蛋和卵腹膜炎等,可能导致输卵管肿胀或肌肉张力丧失,与内产蛋和蛋滞留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改善措施:可用K-Y润滑剂润滑泄殖腔和蛋,或者轻轻喷入温热的生理盐水或温肥皂水。加热泄殖腔区域可能有助于放松肌肉,使其顺利排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