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虫计划
1. 定期驱虫
时间选择: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具体时间为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对于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可增加驱虫频率。
怀孕期驱虫:在怀孕中期(怀孕45-60天)进行驱虫,避免在怀孕早期和晚期进行,以减少对胚胎和胎儿的影响。
配种前驱虫:在配种前1个月进行体内外驱虫,确保配种时母猪健康。
产前驱虫:在产前2周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传播给新生仔猪。
2. 驱虫药物选择
体内驱虫: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剂量进行拌料,连续使用5-7天。
体外驱虫:使用敌百虫、杀螨灵、虱螨净等喷雾剂进行体表喷洒,每月1次,特别是在4-9月的高发季节。
注射剂驱虫:对于驱虫不彻底的个体,可使用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注射剂进行补充驱虫。
3. 驱虫程序
拌料驱虫:将驱虫药物均匀拌入饲料中,确保每头母猪都能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
环境驱虫:在驱虫期间,对猪舍、地面、墙壁、用具等进行全面喷洒杀虫剂,防止环境中的寄生虫再次感染。
重复驱虫:对于体内寄生虫,建议在第一次驱虫后7-10天再次进行一次驱虫,以杀灭孵化出的虫卵。
二、保健措施
1.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疫苗的接种。
2. 营养管理
提供均衡的全价饲料,确保种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怀孕、哺乳、空怀)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定期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增强免疫力。
3. 定期体检
每季度对种母猪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体温、食欲、精神状态、体重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4. 环境控制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确保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湿度。
定期清理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5. 应激管理
在转群、配种、分娩等应激阶段,添加抗应激药物和维生素到饲料或饮水中,减少应激反应对健康的影响。
三、注意事项
1. 药物安全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药物过量或滥用。
注意药物的休药期,确保猪肉产品的安全。
2. 环境清洁
在驱虫期间,彻底清理猪舍和周围环境,防止寄生虫再次感染。
使用驱虫药物后,及时清理和处理排泄物,避免二次感染。
3. 个体管理
对于驱虫不彻底的个体,进行单独管理和补充驱虫,确保每头母猪都达到驱虫效果。
记录每头母猪的驱虫和保健情况,便于后续管理和跟踪。
4. 生物安全
严格控制人员、设备和物资的进出,防止外部寄生虫的传入。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四、总结:通过科学的驱虫计划和全面的保健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种母猪的寄生虫感染,提高其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保障猪场的生产效益。同时,结合严格的环境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和复发,确保猪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