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疫苗经门卫处浸泡消毒后送至仓库,一般执行如下程序:
1、疫苗验收:
1.1库管核查疫苗名称、数量、包装密封性、生产日期、生产批号。
1.2灭活苗不能冻结,要检查是否有大量沉淀、分层等,如有以上现象则不能使用。
2、疫苗保存:
2.1灭活苗:2-8℃保存,疫苗不要直接贴冰箱、冰柜壁,否则容易发生冰结,可在冰箱壁放一层纸皮等隔离物。
2.2在冰箱各层放置温度计(最好使用水银温度计),并2次/天记录温度情况。
3、疫苗免疫前准备工作:
3.1更换工作服和水鞋:免疫人员在猪场指定地点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水鞋。
3.2器械的准备:注射器:选用连续注射器。针头:12*15针头、12*20针头、12*25针头和16*30针头,用小铝盒分装;
3.3器械消毒:每次免疫前首先对器械清洗消毒:将注射器拆卸,与针头等用具清洗干净,采用洁净水煮沸10分钟,待冷却后调试,抽取少量生理盐水涮洗。
4、疫苗回温:
疫苗免疫前必须回温。理论上疫苗温度与动物体温相同刺激最小,一般灭活疫苗回温到养殖舍的环境温度20-25℃即可。不同疫苗种类,疫苗的回温时间会随着环境和装量不同而存在差异,灭活苗自然回温的时间约为60-120分钟,如果想缩短回温时间,一般使用35℃温水浸泡回温。
4.1自然回温法:适用于猪只免疫数量不多的情况下。
环境35℃:100ml疫苗需要60分钟;
环境20℃:100ml疫苗需要120分钟;
4.2恒温锅水浴法:适用于一次免疫批量较多的猪群,将恒温水浴锅调至35℃,然后把疫苗瓶放在里面,一般5-10分钟即可。
5、免疫前后抗应激:接种疫苗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或50%VC500克/吨,做抗应激处理。
6、免疫时间:要选择最好在清晨进行,比较凉爽,早上猪只肾上腺素水平分泌较低,免疫效果好
7、防交叉感染和防污染:注射疫苗时,每次抽取疫苗时都必须换针头,正常情况下每注射完一针筒疫苗必须换针头,注射器内的疫苗不得回注疫苗瓶,避免疫苗污染。
8、免疫猪群顺序:先免疫健康度好的猪只,再免疫偏差的猪只。
9、免疫操作:为确保免疫效果,49日龄内以内的保育猪只逐头抱着免疫,大于50 日龄的猪只采用边喂料边免疫的方式,正确的肌肉注射部位位于猪耳后5.0-7.5 厘米,靠近耳根部最高处的松皮皱折部与紧皮交接处,避开脓包注射,垂直于体表皮肤进针,免疫注入疫苗时要停留片刻后再拔针,以防疫苗倒流失效,严禁打飞针;注射部位出现流血的,须在另一侧补免。免疫要保证质量,正常情况下1小时可免疫300-350头/肉猪。
猪只正确的免疫部位
10、应激处理:注射疫苗出现疫苗应激反应时,建议用16号针头扎几针猪鼻盘(见血)可解除应激。
11、免疫后工具处理:拆卸注射器进行第二次消毒,将注射器、持针钳、针头置于消毒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使用电磁炉加热煮沸至少10分钟,水位至少要浸过各种器具,晾干后保存。
12、空疫苗瓶及未用完的疫苗须作无害化处理:用有效消毒水浸泡后统一焚烧处理,由仓库管理员负责盘点确认疫苗种类、空瓶数量,正确后在回执单上签名。
13、填写免疫记录:在免疫记录本上填写疫苗免疫品种、免疫时间、免疫头数、疫苗生产批号、免疫执行人、签名。该信息与回执单一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