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ASF)感染母猪后,症状表现因感染毒株的毒力、感染阶段及母猪自身健康状况有所差异,主要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或隐性感染,具体如下:

1. 急性感染(最常见,毒力强)

 - 高热:突然发热,体温升至40-42℃,持续不退。

- 全身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喜卧,不愿活动;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红、发绀(尤其是耳尖、四肢末端、腹部、背部等部位出现紫红色斑块或出血点)。

- 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困难,部分出现咳嗽。

- 消化道症状:呕吐,粪便带血或呈黑色糊状(血痢),部分母猪出现便秘。

- 繁殖障碍:怀孕母猪感染后常发生流产、死胎或弱仔,流产多发生在妊娠中后期,且流产前后可能伴随上述全身症状。

- 死亡快:发病后1-7天内死亡,死亡率高。

2. 亚急性感染(毒力中等)

- 症状较急性轻,发热温度稍低(40-41℃),持续时间较长。

- 皮肤出血、发绀症状相对缓和,可能仅局部出现。

- 食欲时好时坏,精神萎靡,体重逐渐下降。

- 怀孕母猪可能出现流产,但比例较急性感染低,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部分可耐过,但恢复后可能长期带毒。

3. 慢性或隐性感染(毒力弱)

- 症状不明显或轻微,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发热、食欲略减、生长缓慢。

- 怀孕母猪可能出现繁殖性能下降,如产仔数减少、弱仔增多,或隐性流产。

- 此类母猪常成为病毒携带者,持续排毒,是疫情传播的重要隐患。

注意事项

非洲猪瘟症状与猪瘟、蓝耳病等其他猪病有相似之处,无法仅凭症状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如PCR检测病毒核酸)确认。一旦发现母猪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尤其是高热、皮肤出血、流产等,应立即隔离,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严防疫情扩散。

非洲猪瘟目前无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控核心在于严格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病毒传入和传播。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