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期不发情母猪的处理措施
超期不发情(或称母猪乏情)是猪场常见的繁殖难题,会直接导致非生产天数(NPD)增加,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处理超期不发情母猪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遵循“先排查原因,再对症处理”的原则,而不是简单地一针激素了事。
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措施,可分为四个步骤:原因分析、常规处理措施、激素治疗方案、淘汰决策。
一、 首要步骤:调查分析原因
在采取任何措施前,先像侦探一样调查这头母猪的历史和现状。
1.背膘评估:使用背膘仪测量P2点(最后肋骨处距背中线6.5cm)背膘厚度。过肥(>20mm)或过瘦(<12mm)是导致不发情的最常见营养原因。
2.健康状态:检查母猪是否有蹄肢病、关节炎、尿道感染、子宫炎等导致疼痛或不适的疾病。病猪不会发情。
3.断奶时间:记录断奶天数。通常断奶后3-7天是发情高峰,超过10天不发情即可视为超期。
4.历史记录:查看该母猪的胎次、以往产仔数、断奶仔猪数、既往是否有繁殖障碍病史。
5.环境与管理:检查栏舍是否拥挤、光照是否充足(每天16小时光照,200lux以上)、温度是否适宜(尤其注意热应激)。
二、 常规非激素处理措施(基础且关键)
这些措施应作为首选,解决了这些问题,很多母猪会自然发情。
1.营养调整与体况管理
过瘦母猪:实行 “短期优饲”。增加饲喂量(每天3.5-4.0kg以上),使用高能量、高蛋白的哺乳料或专门的优饲料,快速恢复体况。
过肥母猪:减料并增加运动。将饲喂量降至每天2.0kg左右,改用低能量妊娠料,将其赶到运动场或大栏内活动,消耗体内脂肪。
2.刺激催情
公猪刺激:这是最有效的自然刺激方法。每天至少2次,每次10-15分钟,使用性欲旺盛的成年公猪与母猪进行鼻对鼻接触。切忌走马观花。
母猪并栏和运动:将乏情母猪从限位栏移至大群饲养栏,通过打斗、爬跨等社会互动来刺激。驱赶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
光照管理:确保母猪区域光照强度和时间足够。
3. 压力管理
减少应激:避免频繁换栏、粗暴对待、噪音等应激源。
治疗疾病:立即对患有蹄病、子宫炎症的母猪进行对症治疗**(清创、消炎、抗生素)。病愈后发情率会显著提升。
三、 激素治疗方案(当常规措施无效时)
在使用激素前,必须确保母猪体况良好、健康无病,否则效果不佳。建议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核心前提:激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母猪卵巢上必须有足够的、对激素有反应的基础卵泡。对于子宫蓄脓、卵巢囊肿等病理性问题,需先处理再考虑激素。
常用方案:
1.PG600方案(最常用)
适用对象:后备母猪超期不发情,或经产母猪断奶后10-14天以上仍未发情的。
成分: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类似FSH促进卵泡发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类似LH促进排卵)。
用法:肌肉注射1头份(5ml)。一般在注射后3-7天内会出现发情表现。
注意:注射后必须配合公猪查情。出现静立反射后即可配种。
2.烯丙孕素(Altrenogest)口服方案
适用对象:用于同期发情和调整母猪群繁殖节律。对一群体况良好但发情不规律的母猪效果更好。
原理:人工孕激素,模拟黄体功能,抑制发情。停药后卵巢脱离抑制,卵泡同步发育,从而实现同期发情。
用法:每天定时拌料饲喂一定剂量(需严格按说明书),连续饲喂18天。停药后4-7天大部分母猪会集中发情。
优点:发情集中度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稳定。
四、 处理流程与淘汰决策
1.建立处理流程:
断奶后第5天:开始用公猪认真查情。
断奶后第10天:标记所有未发情母猪,进行体况评分和健康检查。
第11-20天:对体况不良者进行营养调整和运动刺激,对健康者进行公猪刺激和并栏。
第21天(断奶后3周):对经过上述处理仍无效的健康母猪,考虑注射PG600。
注射PG600后7天:密切查情。发情则配种。
注射后仍不发情:作淘汰处理。
2.果断淘汰:
经济效益决定了必须及时淘汰“无效”母猪。以下情况应坚决淘汰:
连续两个情期激素处理仍无效者。
患有严重、难以治愈的生殖系统疾病(如顽固性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治疗无效)。
胎次过高(通常7胎以上),繁殖性能下降。
体况极差,难以恢复,没有饲养价值的母猪。
记住,预防远胜于治疗。通过优化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做好产后消炎、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超期不发情的发生,才是最高效、最经济的策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