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疫程序

1.

伪狂犬病疫苗

接种时间:出生后1-3日龄。

接种方式:滴鼻免疫,1头份。

目的:提供早期保护,预防伪狂犬病。

2.

猪瘟疫苗

接种时间:21-28日龄。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2头份。

目的:预防猪瘟,增强免疫力。

3.

口蹄疫疫苗

接种时间:45-60日龄。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目的:预防口蹄疫,保护仔猪免受感染。

4.

圆环病毒疫苗

接种时间:14-21日龄。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1头份。

目的:预防圆环病毒感染,减少生长抑制。

5.

其他疫苗(根据猪场具体情况)

如蓝耳病疫苗、链球菌疫苗、副猪嗜血杆菌疫苗等,根据猪场历史疫情和当地流行病学情况决定是否接种。

二、保健措施

1.

补铁与补硒

补铁时间:3-5日龄。

补硒时间:可与补铁同时进行或稍后。

方法:肌肉注射铁制剂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按产品说明剂量进行。

目的:预防缺铁性贫血和硒缺乏症,促进生长发育。

2.

药物保健

三针保健:在1-3日龄、7-14日龄和断奶前1天进行抗生素注射(如长效头孢噻呋钠),预防常见细菌性疾病。

应激管理:在断奶、转群等应激阶段,添加抗生素、维生素和电解质到饲料或饮水中,减少应激反应。

3.

日常护理

保温:确保保温箱温度在33-35°C,适时调整。

初乳管理:出生后30-40分钟内确保仔猪吃到初乳,增强免疫力。

断尾与去势:3日龄断尾,7日龄去势,注意伤口消毒。

观察记录:每日观察仔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三、环境管理

1.

消毒

定期对产房进行全面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或聚维酮碘。

确保产房干燥、清洁,减少病原体滋生。

2.

通风与温度控制

保持产房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根据季节调整产房温度,确保仔猪舒适。

四、注意事项

1.

疫苗选择与保存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和运输。

2.

免疫操作规范

使用消毒过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每次注射前消毒。

记录每次免疫的时间、疫苗种类、剂量和接种人员信息。

3.

免疫监测与评估

定期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评估免疫效果,必要时调整免疫程序。

4.

药物使用安全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使用,避免过量或滥用,注意休药期,确保猪肉安全。

五、综合防控措施

1.

生物安全

严格控制人员、设备和物资的进出,防止外部病原体传入。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

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免疫保健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

应急预案

制定并演练疾病暴发应急预案,确保快速有效应对突发疫情。

通过以上综合性的免疫保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猪场产房仔猪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提升猪场的整体生产效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