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在兽医临床上的运用
药基础知识:抑菌型与杀菌型、时间依赖型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该如何区分并高效地运用于临床1、抑菌型抗生素:抗菌机制主要为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阶段,细菌因此无法正常繁殖;从而起到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及蔓延,而不是对细菌起直接的杀灭作用;当作用一段时间后,病原体因无法增殖而逐渐降低对猪只、畜禽的感染和致病力,畜禽的健康状态得以恢复(如大环内酯类泰万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兽药);根据抑菌型的特点,此类抗生素在猪只、畜禽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及能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越长,抑菌效果及治疗效果也就越好;2、杀菌型抗生素:抗菌机制主要为直接损伤细菌赖以生存的细胞壁或细胞膜,导致细菌自发溶解死亡,从而起到直接性的杀菌作用;因此,杀菌型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更适合猪只、畜禽的急性、重症型细菌感染;3、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抑菌型抗生素;此类药物特点:在畜禽体内,药物浓度达到4倍最小抑菌浓度时,杀菌效果达到峰值并且不再随血药浓度提高而增加;而与药物与细菌接触时间成正比,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也就越高;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抗菌效果会直线下降,无明显效果;4、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喹诺酮类(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杀菌型抗生素;此类药物的抗菌效果与血药浓度的高低直接相关,药物在畜禽体内能达到的血药浓度越大,治疗效果越好;当畜禽体内的血药浓度达到最小抑菌浓度的8-10倍时,抗菌效果最大;并且血药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1、头孢菌素简介:与青霉素类似,属于β-内酰胺类,为繁殖期快速杀菌药,市场上常用的都为注射用针剂型,如头孢噻呋、头孢喹肟;其中头孢噻呋抗生素为第3代,革兰氏阴性菌对其更敏感;头孢喹肟为最新的第4代,抗菌谱更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比较敏感;2、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方案:①应用于母猪的产后保健治疗,控制产后炎症:妊娠母猪产仔后,使用头孢喹肟注射治疗(按照1天/次,1g/200kg体重,连续使用3天);用以控制、预防乳房炎、子宫炎、产后无乳综合症;1g/400斤猪的剂量进行注射即可。②哺乳仔猪的三针保健用药:主要针对哺乳仔猪的肠道细菌感染的预防保健,如大肠杆菌性腹泻、沙门氏菌(副伤寒)、链球菌性关节炎或脑炎;哺乳仔猪细菌性感染较重时,推荐保健方案如下:新生仔猪在出生后3天、7天、21天断奶时,分别肌肉注射头孢噻呋注射液:0.5毫升、0.5毫升、1毫升;3、猪细菌疾病的治疗(包括耐药性细菌) ①仔猪只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黄痢、白痢、水肿病)、魏氏梭菌(胀气);②仔猪链球菌感染(脑炎、关节炎);③仔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关节炎);④育肥阶段猪只的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猪肺疫)等;4、兽用头孢类抗生素的配伍技巧:①兽用头孢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双黄连注射液、舒巴坦)配伍使用,抗菌药效增强或增强耐药菌的抗菌性;注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一定的肾毒性,注射时不能混合在一起;②兽用头孢类抗生素与氨溴索配伍使用,可以增强猪只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③兽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快速抑菌型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替米考星、泰万菌素等)、四环素类(多西环素、土霉素等)一起使用,会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快速杀菌效果;④兽用头孢类抗生素与磺胺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一起使用时,会增加磺胺类药物对肾脏的毒性;⑤兽用头孢类抗生素与酰胺醇类抗生素(氟苯尼考等)一起使用时,产生拮抗,影响抗菌效果;⑥兽用头孢类抗生素与PH值呈碱性的药物(小苏打、氨茶碱)、维生素注射液一起使用时,药效会减小会增加对机体的毒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