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诊 断
错误的诊断会导致错误的决定。重要记住,检测到一种病原体,并不意味着,该病原体就是导致临床问题的首要病原。
确定真正的致病病原体,并选择针对性的疫苗,对于确保成功解决临床问题来说,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
1)如果想要实现群体免疫,需要进行全体免疫,以减少水平传播。
2)如果只想对仔猪进行免疫,以减少垂直传播,需要根据仔猪日龄和生产节奏进行免疫。
02 免疫时机
➤ 洗消、验收顺序
了解并控制猪群内的疾病动态,对于制定免疫方案来说至关重要。每个农场的情况不同,因此需要对其(疾病动态)进行监测,并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疫苗免疫,以便在猪只接触病原体之前,提前建立免疫保护。确定免疫时机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包括:
1)疫苗免疫的时间距离发病太近或太晚。
2)在母源抗体存在的情况下过早给仔猪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疫苗抗原失效,导致仔猪血液中抗体滴度降低,降低疫苗效力。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对仔猪和母猪的疫苗接种时间进行统筹设计。
3)在应激状态下进行免疫,可能会出现免疫抑制。
对母猪太早或太晚进行免疫,会导致仔猪无法通过初乳获得免疫保护。
03 猪流设计
猪流设计不合理或管理不善导致同一批仔猪的日龄差异较大,过高的存栏密度,以及不彻底的“全进全出”,会增加猪群感染压力并降低疫苗的有效性。不同日龄的猪混群,可能使一些猪只无法在正确的时间接种疫苗。
04 猪群健康状况
弱猪:体况不佳的猪,在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有效免疫反应。如果猪群中这些猪只的比例很高,将无法实现良好的群体免疫。
病猪:患病动物的免疫应答较差,这些猪无法对疫苗免疫产生良好反应。因此,对猪群健康状况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猪群正经历发病过程,则此时不应进行疫苗接种,应将猪群恢复健康作为最优先事项。这方面的明显例子是,避免在PRRSV再循环期间给猪只接种疫苗,因为此时进行疫苗免疫,可能会干扰猪群建立免疫力。
亚临床疾病的存在,如一些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免疫反应低下。
05 疫苗储存
关于疫苗储存的一些问题,如温度、湿度等,可能会导致疫苗失效。
06 环 境
应激会影响猪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恶劣的环境、不良的通风、不正确的温度、缺乏卫生管理、饲养密度过大、饲喂或饮水空间不足等,将导致猪只处于次优状态,这可能是免疫反应差的诱发因素。
07 疫苗管理
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疫苗失败:
剂量错误:剂量错误可能源于对说明书的误读或其他方面,如:
1)注射器维护不当或使用了不合适的注射器。
2)使用错误型号的针头可能会导致针头堵塞,从而导致剂量错误。
3)为节省费用,主动使用半头份进行免疫。
操作错误:培训不足的工作人员,未正确执行免疫操作,可能会导致疫苗接种部位错误或剂量错误。
剩余疫苗再使用:切勿保留已开封的疫苗以备后续使用,首先是因为它们已失去正确的储存条件,其次是因为插入针头后疫苗不再处于无菌状态。疫苗开封后的最长保质期可在说明书中找到。
与说明书未提及的其他产品或疫苗混合使用。
疫苗复溶:必要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且疫苗应在数小时内使用完毕。
未进行接种:人员不足、养殖场出现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不能成为不按时或不正确接种疫苗的理由。猪场需要组建规模合适的团队,并制定明确的应急预案,以防止场内出现此类情况。
有时疫苗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发热、神经和/或消化系统紊乱、采食量低、精神萎靡等。这些反应可能以不同方式出现,接种疫苗后需要密切监测猪只表现,以便出现异常时尽快采取行动。这些可能的不良反应在产品说明中会有描述,需要提前进行充分了解,以便在必要时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来源:曲博士猪群健康管理编辑:刘新远 审核:谭新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