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养殖户咨询:猪群突然发烧、皮肤发红,有的还贫血消瘦,这到底是什么病?排查后发现,不少是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捣乱”。这种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看似不显眼,却能悄悄拖垮猪群长势,甚至造成批量死亡,今天就带大家一文读懂它!

什么是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单说就是附红细胞体(一种寄生在红细胞表面的微生物)“盯上”了猪的血液。它们会破坏红细胞,导致猪贫血、缺氧,还会降低免疫力,让猪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堪称猪场的“吸血小偷”。

更麻烦的是,它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夏秋季蚊虫多的时候,发病率会明显升高,而且不同年龄的猪都可能中招。

猪感染后,有哪些典型症状?

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很有特点,养猪人可以重点观察这几点:

- 高烧不退:体温突然升到40~42℃,持续发热,用普通退烧药效果差;

- 皮肤“变色”:耳尖、鼻镜、腹部、四肢内侧发红,严重时变成紫红色,有的猪皮肤还会出现出血点;

- 贫血消瘦:病猪精神差、不爱吃料,慢慢变得消瘦,眼结膜发白(贫血症状),尿液发黄甚至呈酱油色;

- 不同阶段表现不同:

仔猪感染后可能拉黄色稀便,死亡率较高;

母猪感染后可能流产、产弱仔,产后奶水不足;

育肥猪则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出栏时间推迟。

如果猪群出现“高烧+皮肤发红+贫血”的组合,就要警惕附红细胞体病了!

附红细胞体是怎么传播的?

这种寄生虫的传播方式很“灵活”,主要有这几种途径:

1. 吸血昆虫是“主力”:蚊子、蜱虫、虱子等叮咬病猪后,再叮咬健康猪,就会传播病原体,这也是夏秋季高发的原因;

2. 器械交叉感染:打针、断脐、阉割时,器械没彻底消毒,接触病猪血液后再接触健康猪,可能造成传播;

3. 母猪传给仔猪:怀孕或哺乳期间,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奶水传给小猪;

4. 接触病猪血液:清理病猪粪便、处理伤口时,接触到带菌血液也可能感染。

关键!附红细胞体病该如何防控?

对付这种病,要坚持“预防为主、早治早好”,具体可以这么做:

1. 灭虫防虫是重点

夏秋季定期给猪舍喷洒杀虫剂,消灭蚊子、蜱虫、虱子;安装防蚊网,减少昆虫进入;猪群密度不要太高,避免打架受伤后被昆虫叮咬。

2. 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打针、阉割、断脐的器械,必须用沸水或酒精彻底消毒,最好一头猪一套;接产或处理伤口时,饲养员要戴手套,避免接触病猪血液。

3.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

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尤其是补充铁、维生素B12等,减少贫血风险;猪舍保持干净干燥,定期清理粪便,降低病原体滋生机会。

4. 早发现、早用药

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隔离病猪并请兽医诊断。治疗附红细胞体病,常用药物有土霉素、多西环素、血虫净(贝尼尔) 等,早期用药效果好,严重贫血的猪可以适当补铁。

最后提醒

猪附红细胞体病虽然不会直接让人感染,但它会悄悄影响猪群健康和养殖效益,千万别掉以轻心。尤其是夏秋季蚊虫活跃期,一定要做好防虫和消毒,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版权声明】来源:猪好多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