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2025年2月28日,全球因非洲猪瘟损失生猪超200万头,亚洲与欧洲受灾最重。此前因缺乏有效疫苗等治疗方法,防控极为困难。
虽有在越南已出现商业化的非洲猪瘟疫苗,目前已使用约600万剂,并出口到菲律宾等几个国家,但其疫苗的具体保护效力及安全性等细节一直不是很明确。
不过,在今年5月召开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第92届全球大会上,终于正式通过了全球首个非洲猪瘟(ASF)疫苗国际标准,明确疫苗需满足有效性(减轻病情、阻断传播、降低损失)、安全性(无持久 / 严重症状、无环境危害、不含有害因子)、匹配性(与流行基因型匹配)三大核心目标。
目前,全球多国包括中国在内,在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mRNA疫苗等多种类型的非瘟疫苗研发上有了一定进展。在2024年底,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导完成的非瘟疫苗“BLPs技术”研究成果,也曾引发行业关注。
国家兽药基础数据库显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蓝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6家单位申请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获批。
项目基本信息如下:
批件号:2025058,项目名称明确为针对非洲猪瘟的亚单位疫苗临床试验。
申请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机构与生物制药企业,体现产学研深度合作。
试制产品:6个批号的亚单位疫苗,每瓶50ml,总计约2.2万瓶,用于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安排:
承担单位: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试验地点覆盖湖北、江西、河北、甘肃等多个生猪养殖省份,样本具有地域代表性。
有效期:2025年7月14日至2027年7月13日,为临床试验留足时间窗口。
当然,官方也指出,符合WOAH标准的疫苗虽然是重要防控手段,但成功防控还需结合良好的生物安全、运输管理等各类措施,接种决策也要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监测。
文章来源:猪好多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