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高湿对怀孕母猪和分娩母猪的管理

夏季高温高湿对怀孕母猪和分娩母猪的挑战极大!这个季节管理不当,极易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不足、流产、死胎、难产、产后无乳综合征、子宫炎等问题,仔猪也会面临活力差、腹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的风险。以下是夏季怀孕母猪和分娩母猪管理的核心要点:

一、核心目标:降温、减应激、保营养、防疾病

二、怀孕母猪管理 (尤其是怀孕后期)

1.  环境控制 (重中之重 - 降温防暑):    通风:确保猪舍良好通风。使用大功率风扇(特别是吊扇,避免直吹母猪)、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最有效的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带走热量和湿气。

   降温:除湿帘外,可采用:

       颈部/背部滴水降温:在母猪颈肩部或背部上方安装滴水装置(注意不是全身淋湿),水滴在皮肤上蒸发带走热量。确保水滴大小合适,频率足够,并有风扇辅助蒸发。

       喷雾/喷淋降温:在舍温极高时,可进行短时、间歇性的屋顶或舍内喷雾(细雾),结合强力通风,快速降温。避免过度潮湿导致闷热。

       遮阳隔热:确保屋顶、墙壁有良好隔热层(如泡沫板),窗外设遮阳网,减少太阳辐射热。绿化猪场周边环境。

       提供凉水:保证充足、清洁、凉爽的饮水(水管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可对水箱/水管进行遮阳降温)。水温越低,母猪饮水量越大,有助于散热。

   降低饲养密度:夏季适当降低怀孕舍饲养密度,增加母猪活动空间,利于散热。

   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清理粪污,保持栏舍干燥,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和湿度。

2.  营养与饲喂管理:

   提高日粮能量浓度:高温下母猪采食量显著下降。需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如添加脂肪粉/植物油,1-3%),确保在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仍能满足能量需求,防止母猪掉膘和酮病。

   保证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使用优质蛋白原料,确保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的充足和平衡。避免粗蛋白过高增加代谢产热。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抗应激)、维生素E(抗氧化、免疫)、B族维生素(促进食欲、能量代谢)、硒(抗氧化)和有机铬(缓解应激、改善繁殖性能)。可考虑额外添加。

   调整饲喂时间和方式:

       在一天中最凉爽的时段喂料(如清晨5-6点,晚上7-8点)。

       增加饲喂次数(如一天3次),但每次喂量不宜过多,避免剩料变质。

       保证饲料新鲜,现拌现喂。及时清理料槽剩料,防止霉变。

       充足饮水:再次强调!检查水压、水流速和水温。饮水器位置合适,确保随时能喝到清凉的水。饮水不足是夏季最大的问题之一。

3.  减少应激:

   避免高温时段操作:如转群、免疫、查情等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进行。

   动作轻柔:任何操作都要温和,减少惊扰。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等应激源。

4.  健康监控:

   密切观察:每天仔细观察母猪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喘气是热应激重要标志)、食欲、粪便、皮肤颜色等。

   体温监测:定期(特别是在高温预警日)测量易感母猪的直肠体温,发现体温过高(>39.5°C)及时采取紧急降温措施(冷水淋浴颈部/身体、直肠灌注冷水、注射退热药等)。

   预防疾病:加强消毒,做好基础免疫(如猪瘟、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等)。注意预防因热应激诱发的便秘、附红细胞体病等。

三、分娩母猪(产房)管理

1. 产房环境控制 (要求更高):

  精准降温:分娩舍降温是重中之重,目标是维持母猪舒适(通常要求低于25°C)。

       湿帘-风机系统:是最可靠有效的选择,需确保湿帘面积、风机功率与舍容匹配且正常运行。

       滴水降温:对母猪个体应用效果显著(滴在颈肩部)。

       局部冷风机/空调:对于定位栏的母猪,可在其头部上方安装小型冷风机或空调扇。

       避免过度潮湿:产床地面要保持干燥,特别是仔猪活动区,防止仔猪腹泻。滴水降温要配合风扇,且避免水流到产床上。

       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氨气对仔猪呼吸道刺激大)。

       仔猪保温区:这是关键矛盾点!母猪需要凉爽,新生仔猪需要温暖(32-35°C)。

       保温箱必须完好,垫料干燥、充足(如保温垫)。

       保温灯/电热板功率合适,悬挂高度可调,确保仔猪有温暖干燥的“避难所”,并能自由进出吃奶。

       严禁为了给母猪降温而关掉保温灯或降低产房整体温度到仔猪不适应的程度!

2. 分娩监护与助产:

       专人值守:夏季母猪体力消耗大,更容易出现产程过长、难产、产后无力等问题。建议安排夜班,加强分娩监护。

       准备充分:准备好干净的接产工具、消毒药品、干燥粉、保温灯、记录本等。

       及时助产:发现母猪强烈努责超过30-45分钟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1.5-2小时,应及时检查并助产。助产务必规范消毒,动作轻柔,避免损伤产道。

       产后护理:

       注射药物:根据场情况,产后注射抗生素(防子宫炎、乳房炎)、前列腺素(促进恶露排出、子宫复旧)、缩宫素(助排恶露、催奶,但需谨慎使用,过量可能抑制后续泌乳)等。

       检查胎衣:确认胎衣是否完全排出。胎衣滞留及时处理。

3.  营养与饲喂管理 (保证泌乳):

       快速提升采食量:产后目标是让母猪尽快达到最大采食量。

       产后初期:提供易消化的流食或湿拌料(如粥料),少量多餐(每天4-6次甚至更多),逐渐增加饲喂量。

       高能高蛋白日粮:哺乳料必须是高能量(添加脂肪)、高蛋白(优质蛋白原料)、高氨基酸(赖氨酸水平高)、高维生素/矿物质浓度的专用哺乳料。

       增加饲喂次数:每天至少饲喂3次,最好4次(尤其在早晚凉爽时多喂)。

       湿拌料/水料:湿拌料或水料(水料比2-3:1)比干粉料更能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

       夜间补饲:在晚上凉爽时加喂一餐,对维持采食量和产奶量非常有效。

       充足清凉饮水:产房母猪饮水需求巨大(可达40升/天以上)。确保水压足够(最好每分钟>2升),饮水器畅通无阻,水温凉爽。检查仔猪饮水器是否也能正常供水(教槽补水很重要)。

4.  乳房护理与仔猪管理:

       检查乳房:每天检查乳房是否有红肿、硬块、伤口,及时发现乳房炎。

       帮助弱小仔猪:确保每头仔猪,尤其是弱小仔猪,能及时吃到初乳并固定奶头。必要时进行寄养或人工辅助。

       预防仔猪腹泻:保持产床干燥卫生,做好消毒。确保仔猪吃到足够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注意保温区温度适宜且稳定。可考虑给仔猪补充电解质或益生菌。

5. 健康监控与疾病预防:

       监测体温:产后几天内每天测量母猪体温,及时发现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

       观察食欲和精神: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是发病的重要信号。

       观察恶露:注意恶露的排出量、颜色、气味,异常提示子宫感染。

       仔猪状态:观察仔猪活力、吃奶情况、有无腹泻等。

       强化消毒:产房是消毒重点区域,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彻底清洗消毒空栏。

       防控重点疾病:特别注意母猪的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仔猪黄白痢、球虫病等夏季高发病。

四、应急预案

        停电预案:夏季停电是灾难性的。必须配备足够功率的备用发电机,并定期维护和测试,确保停电时能立即启动,维持通风和降温设备运转。

        极端高温预警:关注天气预报,在极端高温来临前,提前采取额外措施:增加降温设备运行时间、加大滴水/喷雾频率、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VC、VE、电解质、小苏打等)、安排更多人员值班。

总结关键点

1. 降温!降温!降温!这是夏季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怀孕和分娩过程。湿帘风机、滴水、通风是主要手段。

2. 保证清凉饮水充足!水管降温、保证水流速和水压。

3. 调整营养策略!提高日粮浓度,应对采食量下降(尤其是哺乳母猪)。

4. 调整饲喂方式!早晚凉爽时喂料,增加次数,湿拌料/水料。

5. 减少一切非必要应激!轻柔操作,避免高温时段打扰。

6. 产房是重中之重!平衡母猪降温和仔猪保温的矛盾,加强分娩监护和产后护理。

7. 密切监控!勤观察母猪和仔猪状态,早发现早处理问题。

8. 做好停电和极端高温预案!发电机是生命线。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