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FMD)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疫苗接种是防控的关键措施。以下是猪场口蹄疫疫苗的科学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时间  

1. 母猪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未免疫或免疫史不清的母猪):  

首次免疫:配种前2-4周接种1次。  

加强免疫:间隔3-4周再接种1次(确保高水平抗体)。  

常规免疫(已免疫母猪):  

普免:每3-4个月接种1次(一年3-4次)。  

关键时期:产前4-6周加强1次,提高初乳抗体。  

2. 仔猪免疫程序  

首免:8-10周龄(母源抗体下降后)。  

二免:首免后3-4周加强1次(确保抗体持久)。  

育肥猪:若出栏时间较晚(>5个月),可在16-18周龄再补免1次。  

3. 公猪免疫程序  

4个月接种1次(与母猪同步,避免漏防)。  

二、疫苗选择与接种要点

1. 疫苗选择

政府招标苗(O型、A型等):免费但需按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  

市场苗(多价苗,如O+A型):保护更全面,但需自费购买。  

2. 接种方法  

肌肉注射(颈部或后腿肌肉,避免臀部注射)。  

剂量:  

猪:2ml/头(不同厂家可能略有差异,按说明书调整)。  

牛、羊:1-2ml/头。  

3. 注意事项

免疫前后3天避免使用抗生素(如氟苯尼考、磺胺类),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免疫后观察30分钟,防止急性过敏(可备肾上腺素急救)。  

疫苗回温:冷藏疫苗(2-8℃)使用前静置至20-25℃,避免冷应激。  

发病猪群不紧急接种(可能加重病情,应先控制疫情再补免)。  

三、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因素              影响及对策

母源抗体干扰      首免时间应在母源抗体下降后(8-10周龄)。

疫苗保存不当      全程2-8℃冷藏,避免反复冻融。

免疫抑制疾病      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PCV2)可降低抗体水平,需先控制。  

应激              免疫前后减少转群、换料等操作。  

四、紧急免疫(疫情爆发时)

若周边爆发口蹄疫,可采取紧急免疫策略:  

1.未发病猪群:立即全群接种(包括仔猪)。  

2.发病猪群:  

先隔离病猪,严格消毒。  

待疫情稳定后(7-10天),健康猪补免。  

关键总结  

母猪:每3-4个月普免1次,产前4-6周加强。  

仔猪:8-10周首免,3-4周后二免。  

公猪:每4个月免疫1次。  

疫苗选择:优先匹配当地流行毒株(如O型、A型)。  

避免免疫失败:控制蓝耳病、圆环病毒,减少应激。  

注意:口蹄疫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病种,部分疫苗可免费领取,具体政策咨询当地畜牧部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