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饲喂管理

在中小规模猪场(100 - 1000头母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升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优秀的管理不仅能保障胎儿健康成长、提高仔猪初生重与成活率,还能维持母猪良好体况,延长其生产寿命。本套标准化操作流程(SOP),紧扣 “精准营养、舒适环境、动态监控、减少应激” 理念,力求操作简便、实效突出,助力猪场生产效益最大化。

管理目标

01,高分娩率:确保母猪顺利分娩,减少流产与死胎,分娩率超 90%。

02,高产仔数:优化营养与管理,促使每窝产活仔数达 13 头以上。

03,好初生重:聚焦妊娠后期营养,让仔猪初生重稳定在 1.3 - 1.5kg。

04,佳母猪体况:严控体况评分(BCS),分娩时母猪体况达标率超 90%,降低母猪生产疲劳与产后掉膘。

05,低死淘率:强化健康监控与环境管理,将流产率控在 2% 内,提升母猪利用率。

一、核心内容与技术要点


(一)配种后关键期管理(配种后 0 - 30 天 - 安胎期)【目标】:确保受精卵成功着床,降低早期胚胎死亡率,稳固妊娠成功率。【技术要点】:此阶段胚胎着床尚不稳定,减少应激是核心,同时适当控膘,防止母猪过肥或过瘦影响胚胎发育。【SOP操作流程】:1,饲喂:(1)配种后立即减料:配种当天起,将母猪饲喂量降至 1.6 - 1.8kg/天,转喂专用怀孕母猪料(粗蛋白含量 14%),确保营养均衡且不过量。(2)维持低水平饲喂:持续至配种后第 3 天,后续依母猪体况渐进式调整饲喂量,避免过量进食干扰胚胎着床。(3)饲料选择:专用妊娠前期料或低能量、高纤维妊娠料(增加饱腹感,减少刻板行为)。要求营养均衡、易消化且霉菌毒素含量极低的优质饲料,严防霉变饲料引发的繁殖障碍。2,环境:(1)保持绝对安静、稳定:严禁转群、混群、免疫(除非必要且温和),为胚胎着床营造安静环境。(2)防暑降温:环境温度超 24℃时,即刻开启降温措施,如水帘、风机、喷雾等,因高温易致胚胎着床失败。3,管理:(1)查返情:配种后第 18 - 24 天,细致观察母猪行为、外阴变化,判断是否返情,及时淘汰未孕母猪,缩短非生产天数。(2)减少人员频繁打扰:非必要不上手操作,避免惊吓母猪。


(二)妊娠中期管理(配种后 30 - 75 天 - 调整期)【目标】:精准调控母猪体况,促使胎儿正常发育,降低胚胎死亡率。【技术要点】:此阶段是母猪体况调整黄金期,同时也是乳腺发育启动阶段,需依体况精准饲喂,保障胎儿与母猪自身营养需求。【SOP操作流程】:1,饲喂:(1)按体况精准饲喂:体况评分为依据 

BCS 3.0:保持现有饲喂量,依饲料营养水平微调,通常为 2.0 - 2.5kg/天。

 BCS < 2.5(偏瘦):增加饲喂量至 2.5 - 3.0kg/天,添加优质蛋白、能量饲料,每两周测一次 BCS,达标后回调饲喂量。

 BCS > 3.5(偏肥):饲喂量降至 1.5 - 2.0kg/天,提高饲料中纤维比例,每两周测 BCS,接近标准时回调。(2)饲料选择:选用专用妊娠母猪料,或在普通料中添 10% 豆粕、鱼粉提蛋白,添 5% 葡萄糖保能量,视情况强化维生素、矿物质供给。2,管理:(1)体况评分(BCS):每两周一次,依5 分制法,重点看肩胛、腰椎、臀部脂肪覆盖,记录并依此调饲喂量。(2)妊娠确认(可选但推荐):配种后第 25 - 30 天,用 B 超复查妊娠,对未孕母猪及时处理,减少饲料浪费。(3)合理分群 / 调栏:依体况、预产期分群,每栏 10 - 15 头,设隔离带防打斗。对过肥、过瘦母猪专栏饲养。(4)适当运动(群养优势):驱赶母猪慢速绕圈运动,每天 10 - 15 分钟,每周 3 - 4 次,增强体质、促进胎儿发育,避免剧烈运动致流产。


(三)妊娠后期管理(配种后 75 - 95 天)【目标】:促进母猪乳腺充分发育,为泌乳做足准备;稳定母猪体况,避免过肥或过瘦影响分娩与泌乳。【技术要点】:此阶段是乳腺快速发育期,同时需维持母猪适宜体况,防止肥胖或掉膘引发的分娩与泌乳问题。【SOP操作流程】:1,饲喂:(1)维持或微调饲喂量:依母猪体况小范围调整饲喂量,一般维持现有水平或微增,确保母猪营养均衡,为乳腺发育提供充足物质基础。(2)饲料质量把控:严格筛选饲料原料,确保无霉变、无杂质,饲料营养成分稳定,符合妊娠母猪后期生理需求。2,管理:(1)持续体况监控:每周进行 BCS 评估,及时发现体况异常变化,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饲喂方案,保证母猪在分娩时达到理想体况。(2)关注乳腺发育:每天观察母猪乳房变化,包括乳房体积、颜色、质地等,若发现异常如红肿、硬化及时处理,保障乳腺健康。(3)准备攻胎:对体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的母猪,提前 3 - 5 天逐步增加饲喂量,进入攻胎管理;对于体况欠佳或胎儿发育滞后母猪,提前 7 - 10 天加强营养供给。

(四)攻胎期管理(配种后 95 天至分娩)【目标】:满足胎儿快速增重期的营养需求,提高仔猪出生体重和均匀度,同时避免母猪过肥影响分娩。【技术要点】:此阶段胎儿生长迅猛,需大幅提升营养供给,但要防止母猪过度肥胖,精细调控饲喂量是关键。【SOP操作流程】:1,饲喂:(1)更换饲料:选择高能量、高蛋白的哺乳母猪料,或在原有饲料基础上添加 20% 左右的油脂、动物蛋白,提升饲料营养浓度。(2)逐步加料: 循序渐进

95 - 100 天:将饲喂量增至 3.0 - 3.5kg/天,满足胎儿快速生长与母猪乳腺发育的双重营养需求。

100 - 110 天:若母猪体况良好、胎儿发育正常,可将饲喂量提升至 3.5 - 4.0kg/天,进一步促进胎儿生长。110 天至分娩:依据母猪实际体况与胎儿发育状况精细调整饲喂量,一般维持在 3.5 - 4.5kg/天,防止母猪过肥或胎儿过大引发难产。(3)关键原则:

01“看膘投料”密切关注母猪体况与腹部变化,体况好、腹部大的母猪适当控制饲喂量;体况差、腹部小的母猪增加营养供给,确保每头母猪都能在分娩时达到最佳体况与胎儿发育状态。02体况好、腹部大(预示胎儿大)减缓加料速度或维持,甚至适当控料(尤其初产母猪或易产大仔的品种),避免初生重过大(>1.8kg)。03体况差、腹部小体况差、腹部小:按上限或更快速度加料,确保胎儿获得足够营养。04分次饲喂每天分 3 - 4次喂料,减少母猪消化负担,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稳定血糖水平,防止母猪出现应激反应。05保证采食空间确保每头母猪都有充足的采食位置,避免因争食导致应激或部分母猪采食不足,影响胎儿发育与母猪体况恢复。

2,管理:(1)每日体况观察:仔细观察母猪体况变化,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确保母猪体况处于最佳状态,满足分娩与泌乳需求。(2)减少应激:维持猪舍环境安静、稳定,避免外界干扰与惊吓,防止母猪应激引发早产或流产。(3)做好转产房准备:提前 5 - 7 天将产房温度调至 22 - 25℃、湿度控在 65% - 75%,全面清洁消毒产床、保温设备,为母猪顺利分娩与仔猪健康生长营造舒适环境。

(五)转群与入产房管理(分娩前 5 - 7 天)【目标】:降低转群应激,让母猪熟悉产房环境,确保分娩顺利启动。【技术要点】:减少应激,让母猪提前适应新环境,同时完成产前检查与准备工作。【SOP操作流程】:1,时间:在母猪预产期前 5 - 7 天进行转群,避开节假日与高温时段,选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操作。2,操作:(1)轻柔驱赶:用母猪驱赶板轻推轻赶,严禁大声呵斥、击打,驱赶速度缓慢平稳,防止母猪滑倒摔伤。(2)清洗消毒:将母猪赶入产房后,用温水和消毒液清洗母猪全身,重点清洗乳房、外阴、四肢,去除污垢与病菌。(3)个体适应:将母猪单独放入产栏,给予安静空间,让其熟悉环境,适应产床与周围环境变化。(4)饲喂调整:转群当天将母猪饲喂量降至正常量的 1/2 - 2/3,后续每天增加 1/3 左右,至分娩前一天恢复至正常水平,降低母猪应激反应。(5)健康检查:全面检查母猪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体温、乳房、足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母猪健康进入产房。

(六)环境控制(贯穿全程)稳定且适宜的猪舍环境是妊娠母猪生理机能正常运转、胎儿健康成长的基石。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与饮水等环境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全方位精细调控,为母猪创造舒适生活环境。1,温度:(1)理想范围:妊娠母猪适宜温度是 18 - 22℃。此温度区间,母猪生理机能运转最佳,饲料转化率高,胚胎与胎儿发育稳定。妊娠母猪对高温极其敏感!(2)防暑降温:环境温度超 24℃时,即刻开启降温模式。水帘 + 风机联合,通风与降温协同;喷雾系统间隔喷洒水雾,增强空气湿度,加大猪体散热;滴水装置精准滴水至母猪头颈部,借助水的汽化热效应带走热量;遮阳棚阻隔阳光直射,减少猪舍热量积聚。(3)冬季保温:冬季,猪舍密闭保温,修缮屋顶与墙壁,填补漏洞,防止贼风侵入;启用保温窗帘,提升猪舍保温性能;热风炉或地暖系统稳定供暖,确保猪舍温度稳定;同时,适度通风,防止空气污浊。2,湿度:猪舍湿度控制在 60% - 70%。湿度过高,病菌滋生,母猪易患肢蹄病;湿度过低,粉尘飞扬,呼吸道疾病风险上升。3,通风:保障猪舍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浓度达标,通风是关键。安装通风系统,按季节、温湿度自动调节通风量与通风模式,确保猪舍内空气清新。4,光照:合理光照能调节母猪生理机能。每天 16 小时光照、8 小时黑暗,光照强度达 200 - 300 勒克斯。选择节能且光效稳定的 LED 灯等光源设备,确保光照均匀覆盖猪舍。5,饮水:(1)水质:提供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有害物质的饮用水。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源安全;定期清洗消毒饮水系统,防止细菌滋生。(2)水压与流量:调节饮水器水压与流量,保证水流速度在 1.5 - 2.0L/分钟,满足母猪饮水需求。6,卫生:每天清理猪舍粪便、杂物,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降低病原菌数量;合理清理料槽,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七)健康监控与免疫保健1,日常巡查:(1)精神状态:健康母猪双眼有神、行动敏捷、反应迅速。若发现母猪精神萎靡、嗜睡或焦躁不安,及时排查病因。(2)食欲:正常母猪饮食规律、采食迅速。若出现食欲不振、挑食或拒食,可能是疾病征兆,需进一步观察与检查。(3)粪便:健康母猪粪便成型、软硬适中、颜色正常。若粪便干燥、稀溏、带有黏液或血丝,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体现。(4)呼吸:健康母猪呼吸平稳、均匀。若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需及时诊断与治疗。(5)皮肤:健康母猪皮肤光滑、有弹性、色泽正常。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脱毛、溃烂等异常情况,可能是皮肤病或全身性疾病的表现。(6)肢蹄:健康母猪肢蹄坚实、稳健,行走正常。若发现母猪肢蹄变形、开裂、跛行或不敢负重,可能是肢蹄疾病或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导致,需针对性处理。(6)外阴:健康母猪外阴清洁、无异常分泌物。若外阴红肿、流脓或有其他异常分泌物,可能是生殖系统感染或临近分娩的征兆,需仔细检查与判断。(7)流产迹象:重点关注母猪是否出现流产先兆,如烦躁不安、食欲减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一旦发现流产迹象,立即采取保胎措施,并分析原因,防止流产发生。2,免疫程序:(1)严格遵循猪场制定的科学免疫程序:依据猪场疫病流行情况、母猪免疫状态与生产计划,定制涵盖猪瘟、伪狂犬、圆环、口蹄疫、细小、乙脑等疫病的免疫计划,明确各疫病免疫时间、疫苗类型与接种方式,确保每头母猪按时免疫。妊娠期免疫要点:

 尽量在妊娠中期(30 - 75 天)进行免疫:避开配种后 0 - 30 天和攻胎期,降低免疫对胚胎与胎儿的不良影响。

 选择安全性高的疫苗:优先选用经过国家兽药监管机构严格审批、质量可靠、安全性有保障的兽用疫苗,防止因疫苗质量问题引发免疫副反应。

免疫操作:免疫前,仔细检查疫苗外观、有效期与批号,确保疫苗质量合格。严格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接种途径操作,确保免疫效果。免疫后,密切观察母猪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驱虫:定期全场驱虫,包括体内外寄生虫。在母猪配种前、妊娠中期和分娩前,分别进行体内外驱虫,改善猪场卫生状况,减少寄生虫对母猪和胎儿健康的威胁。4,疾病处理:对已患病母猪,依病情轻重采取治疗或淘汰措施。轻微疾病患猪,及时治疗;病情严重、治疗无望或具高度传染性的患猪,立即隔离并淘汰,阻止疾病扩散,降低损失。

(八)记录与数据分析1,关键记录表:(1)配种记录表:详尽记录母猪配种日期、所用公猪耳号或精液编号、配种方式(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及操作人员工号,为妊娠期推算与繁殖性能评估提供精准信息源。(2)妊娠母猪饲喂记录表:每日更新母猪耳号、饲喂量、体况评分(BCS)等数据,依此洞察母猪营养摄取与体况动态,适时调整饲喂策略。(3)妊娠检查记录:对母猪妊娠检测的日期、采用的检测方法(如 B 超、血液检测等)、检测结果进行登记。准确掌握母猪妊娠状态,为后续精细化管理筑牢根基。(4)免疫 / 保健记录表:清晰记录每次免疫或保健操作的日期、所用疫苗或药品名称、剂量、操作人员工号,保障母猪免疫程序可追溯。(4)转群记录:详实记录母猪转群日期、转出与转入栏舍编号、母猪耳号,梳理猪群流动脉络,助力猪场生产规划与管理。(5)健康异常及处理记录:当母猪出现健康异常状况时,第一时间记录异常表现、初步诊断结果及采取的处理措施,为疾病追溯与防控策略优化提供一手资料。2,核心分析指标:(1)分娩率:计算公式为(分娩母猪数 / 配种母猪数)× 100%,目标值超 90%。分娩率直观反映母猪繁殖效率,是衡量猪场繁殖管理成效的关键指标。(2)流产率:通过(流产母猪数 / 妊娠母猪数)× 100% 得出,力求控制在 2% 以内。流产率体现了妊娠期母猪健康管理与环境调控的水平。(3)平均产活仔数:目标设定为每窝 13 头以上。该指标综合考量胚胎成活率、胎儿发育状况及母猪繁殖性能,是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增长点。(4)平均初生重:力求将仔猪初生重稳定在 1.3 - 1.5kg 区间。初生重关乎仔猪早期生长活力与成活率,对后续育肥进程影响深远。(5)体况达标率:计算公式为(分娩时 BCS 在 3.0 - 3.5 分的母猪数 / 分娩母猪总数)× 100%,目标值超 90%。体况达标率反映了母猪饲养管理的精准度,与母猪生产寿命、泌乳性能紧密相连。3,应用:每月或每季度运用猪场管理软件或电子表格分析上述指标,精准定位生产薄弱环节。比如,流产率攀升,追溯环境管理或疫病防控疏漏;初生重不达标,优化妊娠后期营养供给与攻胎策略;分娩率下滑,复盘配种时机把控与早期胚胎养护举措。依数据分析结果,针对性修正 SOP,实现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持续进阶。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