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浪席卷而来。预防牛群热应激的严峻挑战再次摆在很多牛场面前。热应激是动物在高温条件下,而做出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牛在热应激的情况下,具体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发生喘息、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并且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育肥牛生长性能下降

育肥牛在遭受热应激时,牛机体内分泌异常,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乱,造成机体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的代谢活动降低,造成牛增重速度减慢。同时为了适应热应激,机体用于抗应激的营养能量水平比例上升,而用于生产需要的比例减少,使牛的生长育肥能力进一步下降。

2、机体免疫功能(抗病力)下降

热应激破坏了牛体温调节平衡,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以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在牛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或隐性感染的条件下,疾病爆发的风险大大增加。

3、传染病发生风险增高

由于热应激导致牛群免疫力下降,使致病菌感染的机会增加,为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4、热应激导致种牛繁殖性能下降

(1)热应激导致种牛性欲变差,精液品质下降:种牛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异常精子数量增加,导致精液品质变差,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温度每上升1℃,精子活力下降0.1。因此热应激可以导致公牛的利用率下降,母牛配种后的受孕率下降。

(2)热应激导致母牛生产性能下降:母牛遭受热应激后,性发育缓慢,产后恢复时间延长和断奶后发情晚,排卵数减少,配种早期的胚胎死亡数量增加。当环境温度达到32℃时,不孕和重复发情母牛数增多,可达到20%,流产率上升。在热应激条件下的,母牛产程时间延长,分娩时体力消耗增加,死胎数增加。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