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炎热的夏季,许多养牛场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育肥牛更容易出现"酸大"现象(即瘤胃酸中毒)。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牛的健康状况,还会直接导致增重减缓、饲料转化率下降,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那么,为什么夏季育肥牛更容易酸大呢?
高温导致的采食行为改变
夏季高温环境下,牛只会自然调整采食时间,往往选择在相对凉爽的早晚时段集中进食,而白天高温时则减少或停止采食。这种"暴饮暴食"的进食模式导致短时间内大量精饲料进入瘤胃,超出瘤胃微生物的正常处理能力,容易引发酸中毒。
饮水增加稀释瘤胃内容物
高温下牛只饮水量显著增加,大量水分进入瘤胃后会稀释瘤胃液,影响微生物活性,同时也会稀释缓冲物质,降低瘤胃pH值的调节能力。
热应激影响消化功能
热应激状态下,牛只会通过加快呼吸、增加外周血液循环等方式散热,导致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减少,消化功能减弱,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延长,发酵过程异常,产生更多酸性物质。
饲料易变质
高温高湿环境下,饲料(特别是青贮饲料)更容易发酵变质,产生大量有机酸,牛只采食后直接增加瘤胃酸负荷。
夏季预防育肥牛酸大七大策略
1. 调整饲喂时间和方式
增加饲喂次数,由传统的1-2次改为3-4次
在早晚凉爽时段(早上6点前,晚上6点后)提供大部分日粮
采用全混合日粮(TMR)技术,确保每口饲料营养均衡
优化日粮配方
适当降低精饲料比例,增加优质粗饲料(如苜蓿干草)
添加缓冲剂(小苏打、生物素等),一般添加量为日粮的0.8%-1.5%
使用缓释型淀粉饲料替代部分易发酵淀粉
加强饲槽管理
保证24小时有饲料,避免空腹后暴食
每天清理饲槽,防止饲料堆积变质
定期推料,刺激牛只均匀采食
改善牛舍环境
安装风扇、喷淋系统降低舍温
保证良好通风,降低湿度
提供充足遮阴区域
科学饮水管理
保证清洁饮水充足,但避免采食后立即大量饮水
水温保持在15-20℃为宜,过热的水会降低饮水量
添加功能性添加剂
丁酸梭菌:平衡瘤胃微生态
生物素:合成角蛋白
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加强健康监测
定期观察牛只反刍情况(健康牛每天反刍6-8小时)
注意粪便状态(酸中毒时粪便稀薄、含气泡)
必要时检测瘤胃pH值(正常值为6.0-7.0,低于5.5为酸中毒)
酸中毒的识别与应急处理
即使采取了预防措施,夏季仍可能出现急性酸中毒病例,养殖户需要掌握识别和处理方法:
识别症状:
急性: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磨牙、流涎、腹泻、脱水,严重者卧地不起
慢性:采食量波动、粪便时干时稀、被毛粗乱、蹄叶炎
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精料饲喂,提供优质干草
口服小苏打溶液(5%浓度,每次500-1000ml)
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根据体重计算用量)
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防止脱水
严重病例需请兽医诊治
20
25
夏季育肥牛酸大问题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提前预防。通过调整饲喂策略、优化日粮配方、改善饲养环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完全可以将夏季酸中毒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育肥牛在高温季节也能保持健康生长,为养殖户创造稳定收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