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非典型新城疫的紧急接种疫苗方案,需要非常谨慎和精准。非典型新城疫(ND)通常由新城疫病毒(NDV)的中等毒力毒株引起,症状相对温和或不典型(如产蛋下降、轻微呼吸道、零星死亡),但传播速度快,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或继发感染。紧急接种的核心目标是快速建立群体免疫屏障,阻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减少损失。

以下是详细的紧急接种疫苗方案及关键注意事项:

核心原则 1.  快速行动:
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非典型新城疫,立即启动紧急接种。

2.  选择合适疫苗:     首选基因匹配的活疫苗: 强烈推荐使用基于当前流行毒株(特别是基因VII型,在亚洲、中东、非洲等地广泛流行)的克隆化、中等毒力活疫苗(如 Clone 30, N79, VG/GA, Mukteswar株等)。这些疫苗与流行株抗原匹配性好,能更快、更强地刺激黏膜免疫(IgA)和细胞免疫,形成免疫屏障速度快。     次选或配合使用:
如果没有基因匹配活疫苗,可以使用经典的Lasota株活疫苗。但其效果可能不如基因匹配疫苗理想,尤其在疫情压力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毒力过强的I系苗(Mukteswar株在某些国家允许用于紧急接种,但需非常谨慎),因其在非健康鸡群中使用风险高(应激、加重病情、散毒)。     灭活疫苗: 通常不作为紧急接种的首选,因为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2-3周)。但可以在以下情况考虑:与活疫苗同时使用(活+死),尤其对于种鸡、蛋鸡等高价值鸡群,以提供更持久、更均衡的抗体保护。
在完成紧急活疫苗接种后2-4周,作为加强免疫。 3.  精准免疫方式:
点眼或滴鼻:这是紧急接种的黄金标准! 它能最有效地刺激呼吸道和眼部的局部黏膜免疫(分泌型IgA),这是抵御新城疫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产生免疫保护最快(3-5天)。虽然耗时耗力,但在紧急情况下效果最好。
喷雾免疫: 如果鸡群规模大且呼吸道症状轻微或没有,可以谨慎使用。优点是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免疫。但风险在于: 可能激发潜在的呼吸道疾病(如MG, IB)。 疫苗雾滴大小控制不好,可能导致免疫反应不均或过度应激。在已有呼吸道症状的鸡群中禁止使用。饮水免疫:最不推荐用于紧急接种!
免疫效果最不稳定(受水质、饮水线、停水时间、鸡只饮水量影响大),产生保护慢且不均一,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仅在其他方法完全不可行且疫情风险较低时考虑。 4.  确保免疫剂量和覆盖率足量: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通常紧急接种时不低于标准剂量,甚至可略高(但需在兽医指导下)。全覆盖:必须确保100%的鸡只都接种到疫苗。漏免鸡只是病毒持续传播的源头。操作人员需训练有素,避免遗漏。

具体方案步骤1.  评估鸡群状态:确诊或高度怀疑非典型ND。评估鸡群的整体健康状况。重要原则:发病初期(仅有个别鸡只表现轻微症状):是紧急接种的最佳窗口期。疫情爆发期(鸡群有明显症状如精神沉郁、减食、产蛋骤降、死亡率上升):如果大部分鸡只尚能采食饮水,精神状态尚可:可进行紧急接种,但必须采用点眼/滴鼻方式,操作轻柔,减少应激。 如果鸡群状态很差,病鸡比例高,死亡率显著上升:禁止立即接种!
此时接种疫苗是巨大应激,会加速病鸡死亡,甚至导致疫情失控。应首先 隔离病重鸡只。加强支持治疗(如电解质、维生素、缓解症状药物)。强化生物安全(严格消毒、人员隔离)。待鸡群状态稍稳定(如死亡率开始下降或趋于平稳,大部分鸡只恢复采食)后,立即进行点眼/滴鼻接种。

2. 选择疫苗和免疫方式: 首选方案:基因VII型匹配活疫苗(如 Clone 30, N79, VG/GA)进行点眼或滴鼻。 备选方案:Lasota株活疫苗进行点眼或滴鼻。     配合方案(针对种鸡/蛋鸡):基因VII型匹配活疫苗点眼/滴鼻 + 同时或间隔1-2周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含流行株抗原更佳)。

3.  免疫操作    

准备:    计算所需疫苗量、稀释液量、免疫器具(滴瓶、滴管、眼药水瓶)。
确保稀释液无菌、低温(2-8°C)。疫苗现用现配,稀释后尽快用完(最好在1-2小时内)。操作人员穿戴干净工作服、手套、口罩、鞋套。免疫前不要对鸡舍进行带鸡喷雾消毒(至少提前24小时停止)。

操作:点眼/滴鼻: 确保每只鸡准确滴入1滴(约0.03-0.05ml)疫苗稀释液到眼内或鼻孔内(堵住另一侧鼻孔),待疫苗液完全吸收后再放开鸡只。喷雾:
严格控制雾滴大小(80-120微米),计算好行走速度和喷雾量,关闭通风,喷雾后15-20分钟再开启通风。饮水:确保饮水系统清洁,使用脱脂奶粉或专用疫苗保护剂,计算准确饮水量和停水时间(通常2-4小时),保证疫苗水在1-2小时内饮完。     记录: 详细记录免疫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厂家、免疫方式、剂量、操作人员、鸡群状态等。

4.   免疫后管理:减少应激: 免疫后3-5天内,避免转群、断喙、更换饲料等强烈应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通风良好。
加强生物安全: 免疫后病毒可能短时间排毒。严格人员、车辆、物品进出管理,加强带鸡消毒(选择对呼吸道刺激小的消毒剂,如季铵盐、碘制剂),增加环境消毒频率(每天1-2次)。支持性护理: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和清洁饮水。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尤其维生素A、E、C)、缓解应激的添加剂(如黄芪多糖)3-5天。可考虑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特别是大肠杆菌、支原体),使用3-5天。注意:抗生素不能杀病毒!  中药辅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大青叶、黄芪、淫羊藿提取物)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抵抗力。可作为辅助治疗。密切监测  :观察症状:免疫后2-5天内,死亡率和临床症状可能暂时性上升(疫苗反应+疾病本身进展),这是常见现象。应密切观察,通常在接种后5-7天开始显著下降,产蛋率在2-4周后开始回升(恢复程度取决于鸡群损伤情况)。  抗体监测:在免疫后2周左右进行血清学检测(HI试验)。目标是:  群体抗体均匀度提高(离散度降低)。平均滴度显著上升(通常要求Log2值≥6或几何平均滴度≥64)。如果抗体上升不理想或不均匀,需要分析原因(免疫失败?漏免?强毒持续存在?)并考虑补免。生产性能跟踪:记录死亡率、产蛋率、采食量等恢复情况。

关键注意事项与禁忌

禁忌症:鸡群处于急性、严重发病期(高死亡率、大部分鸡精神萎靡、废食):绝对禁止紧急接种!  鸡群存在严重的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白血病、霉菌毒素中毒等)时,紧急接种效果差且风险高,需慎重评估。鸡群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感染暴发)时,避免使用喷雾免疫。 疫苗质量与冷链:确保使用正规渠道购买的有效期内疫苗,严格遵守冷链运输和储存要求(2-8°C冷藏,避免冻结和阳光直射)。 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熟练掌握点眼/滴鼻技术,确保剂量准确、不漏鸡。 生物安全贯穿始终:免疫操作本身也是潜在的传播风险。免疫人员应最先进入健康鸡舍,最后进入发病鸡舍。不同鸡舍使用不同的免疫器具或严格消毒。免疫废弃物(疫苗瓶、稀释液瓶、手套等)必须无害化处理。 兽医指导:强烈建议在执业兽医的现场诊断和指导下制定和执行紧急接种方案。 兽医能更准确地判断鸡群状态、选择最合适的疫苗和免疫时机、处理并发症。预期效果:成功的紧急接种能在接种后5-7天显著降低新发病例和死亡率,阻止疫情蔓延。但已经发病严重的鸡只可能仍会死亡或淘汰,产蛋率的恢复需要时间。

 总结

非典型新城疫的紧急接种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要求的措施。其成功的关键在于:1.  精准判断时机:在疫情早期或鸡群状态相对稳定时进行。 2.  选择高效疫苗:优先使用基因匹配的活疫苗(Clone 30, N79等)。 3.  采用最佳途径:强制使用点眼或滴鼻免疫。 4.  确保全覆盖和足量:100%鸡只接种,剂量充足。 5.  严格生物安全和操作规范: 防止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6.  加强免疫后管理: 减少应激,支持护理,严密监测。 7.  全程兽医参与:
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再次强调:在鸡群严重发病期间(高死亡、萎靡、废食)进行紧急接种是危险的,可能适得其反。此时应优先支持治疗和稳定鸡群。 务必根据实际情况,在兽医指导下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