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未来,农业从业者能像人工智能、互联网工程师一样受人尊敬

近日,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资深副董事长白善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当前,农牧食品产业面临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加之新一轮AI主导的技术变革对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和压力。但挑战和压力越大,转型升级进步的进程就越快。水深才能行大船,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他认为,AI与智能化技术已贯穿农牧食品产业全链条,可以说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每个环节均能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效率提升与模式革新。具体来说,种地的田间作业、饲料生产、养殖场、屠宰厂的自动化加工与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全程追踪,还有超市里的智能库存,以及个性化推荐,整个流程里 AI 和智能化技术都能派上大用场。尤其在养殖板块AI、智能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他表示农业现代化旨在提升生产要素转化效率与农产品品质,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数量减少不可避免,但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与现有农民的关系。如何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牧食品产业现代化模式,推进产业生产力现代化,同时兼顾广大农民分享现代化进程的成果,构建新时期新型生产关系,避免出现产业资本抢夺农民饭碗的现象,是现代企业的历史使命。

他认为,农业现代化要发展得好,吸引、培养、留住年轻一代农业从业者,也就是新农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长期特别关注的重点。毕竟很多工作还得靠人来做,比如疫病经过机器初筛,接着就需要一线兽医及时到现场临床干预等等,农业发展的核心还是人。

关于未来农业的憧憬,他强调,随着生物技术等经典产业技术与数字技术和AI技术的快速深度融合,农业从业者能像人工智能、互联网工程师一样受人尊敬。提到农民,年轻人眼里不再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场景;说起养猪,也不再是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而是鲜亮整洁的恒温猪舍,AI操控的智能生产线。

02

播恩集团董事长邹新华:未来饲料行业将朝着精准营养、绿色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

近日,播恩集团董事长邹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饲料行业将朝着精准营养、绿色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

他认为,在精准营养方面,对动物营养需求的研究将更加深入,饲料产品将更精准地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动物需求。

在绿色环保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升,低碳环保、符合动物福利和人类健康的饲料产品将成为主流。

在智能化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饲料生产、投喂的精准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而针对企业的应对策略,他建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入研究精准营养技术,不断优化产品配方,提高产品质量。

在绿色环保方面,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等环节入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产符合动物福利和人类健康的产品。

同时,积极引入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通过“三度修炼”,即外修客户满意度、内修员工满意度、合修品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未来饲料行业发展中占据优势地位。

03

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凌峰:未来三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上必将迎来更多突破与创新

近日,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凌峰在“通威农发人力资源数智化创新交流会”上表示,企业的追求一是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二是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各异,或生存危机,或发展质量瓶颈,或持续经营挑战。

他说,组织能力就是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而人力资源管理需围绕企业需求,借助业务创新与技术赋能,助力企业提升组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AI + HR”的融合应用,能够提升组织能力,助力企业熬过冬天、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他认为,企业作为商业组织,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经营发展。基于此,企业在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时,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要点:

首先,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需精准定位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明确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最后,确定推进策略,“整体规划、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整合各方资源,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优化。

在针对企业如何落地AI+人力资源管理时,他表示深入探讨企业AI应用,还需关注三个关键要点:

其一,以终为始,明确价值。企业需清晰回答引入AI的初心,明确其解决的具体问题。若无法厘清核心目标,单纯聚焦技术层面的投入,无疑是本末倒置。

其二,区分量变与质变。AI的应用既可能带来效率提升等量变成果,也可能引发业务模式、管理范式的质变。企业应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合理规划实施策略,对于带来质变的领域,需以变革性思维推动,而对于量变领域,则可通过深度应用实现提质增效。

其三,聚焦人力资源场景化应用。在组织层面,AI可应用于绩效评估、人力成本优化及决策支持等场景;在人才层面,可用于员工关怀、激励赋能等。尤其在当下竞争激烈、企业需严控成本的环境下,更应将AI应用置于企业整体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中综合考量,确保每一项投入都能产生实际效益。

“最后,尽管目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上仍处于初期阶段,但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未来三年必将迎来更多突破与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创造更大的价值。”他如是总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