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受到温度变化、季节交替和藻相的影响会出现分层的情况,水体分层主要是指中下层水和表层水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被叫做“水分层”。出现这种问题对于水体和养殖生物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问题。

水体分层带来的影响
1、阻碍水体的自由交换,上下水体不能交流,温差增大,导致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
2、分层导致底部耗氧物质堆积,加上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能输送到底部,引起池塘严重的缺氧,导致养殖动物缺氧泛池。
3、底层溶解氧降低,有毒物质氨氮、亚盐、硫化氢转化减慢,引起养殖动物中毒反应。
4、藻类所需要的营养盐类得不到周转、不能通过上下循环为上层的藻类提供营养,导致藻类老化、有害藻爆发。

6月25日周三晚19:30分

邀请直播《夏季池塘健康管理与高创收》

☝️点击蓝色链接观看????

水体分层原因

1、秋冬交际或者冬春交换时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表层水体温度比较高,但底层水的温度比表层水的温度低好几度,到了夜晚上层水又会快速下降,导致上下分层增加。
2、饲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投料过多,残饵不断积累在底部,经过微生物参与的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水体分层造成底部积累较多有毒有害气体,各气体分压大于表层分压,在天气突变时容易反底,危害养殖动物。
3、养殖密度过大时容易分层,同样地,放养密度过大,投料造成的残饵积累和粪便排泄物的积累增多,有机物分解耗氧严重,水体的污染远远超过池塘的自净能力,到了养殖的中后期以后出现水体分层较多,往往发病率也是最高的。

【版权声明】来源:西南渔业网。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