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脑炎型链球菌病症及其诊断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链球菌的几个血清群感染而引起的,在我国各地都有病发,其致死率高死亡快发病率也非常高,可以说猪杀手,所幸已经有疫苗了,但疫苗不是万能的这里给大家带来猪脑炎型链球菌病症及其诊断。  

在临床上,分为败血型、脑炎型、关节型和淋巴节炎型四种表现。在发病范围上,我国不同地区链球菌四种类型均有发生。在诊断过程上,根据发病年龄、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在预防控制过程中,取得了良好预防和控制措施,免疫接种时使用多价疫苗,药物治疗选择对药敏试验敏感药物,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本病发生。 猪链球菌病是由C、D、F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以关节炎、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致病性链球菌所致的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为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猪链球菌病临床症状  

脑膜脑炎型:潜伏期多为1-5天,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多见断奶仔猪及中猪,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厌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随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转圈,四肢共济失调,头歪向一侧,步样蹒跚,站立不稳,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跛行四肢呈游泳状态或昏迷不醒等。病程2-7天,治疗不及时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可达95%以上。

脑膜脑炎型猪链球菌病病理变化  

脑膜脑炎型表现为脑膜充血、出血,严重者溢血,部分脑膜下有积液。脑切面可见白质和灰质有明显的小点出血,并有败血型病变。  

猪链球菌病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做细菌检查,采取病猪、死猪的脑组织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散在、成对或成短链排列的革兰氏,即可确诊。本病症状和病变较复杂,易与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李氏杆菌病相混淆,因此确诊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镜检:病死猪的脑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单个,或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但应注意与链球菌和两极浓染的李氏杆菌相区别。      分离培养:取上述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37℃培养24-48小时,可见β溶血的细小菌落,取单个的纯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和生长特性鉴定。选取菌落抹片、染色、镜检亦见上述相同细菌。

动物接种:病料制成5-10倍乳剂,给家兔皮下或腹腔注射1-2毫升,或小鼠皮下注射0.2-0.4毫升,接种动物死亡后,从心血、脾脏抹片或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诊。

猪脑炎型链球菌病防制及预防

猪场建筑要科学合理,通风良好;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搞好猪舍卫生,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经常消毒,消毒药品交替使用,选用过硫酸氢钾,戊二醛,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做好链球菌苗接种,因为猪链球菌的血清型众多,注射疫苗后还发生了猪链球菌感染,可制备猪链球菌自家灭活疫苗来预防猪链球菌效果最佳。发现病情及时隔离病猪。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消除传染源,病猪尸体应焚烧或深埋。

治疗:

治疗原则和步骤:抓群体,突出重点,降低颅内压,控制体温升高、抑制和杀灭体内细菌。 抓全群。一旦发生本病全群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1000g--2000g;磺胺嗒嗪350g-400g(首次加倍);卡巴500g猪群出现采食下降或者停食需采用饮水加药,提前2小时做好控水,达到饮水加药效果。降低颅内压:对病猪首先降低颅内压,做到早发现早降压,静脉注射甘露醇(肌注噻呋米),每公斤体重0.5毫升,每天一次,连用3天;药物治疗: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林可霉素)配地塞米松、安乃近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0.05克/kg或青霉素8-10万单位/kg,地塞米松4-10g,病情重者可酌情加量30%。安乃近0.5ml/kg,复方磺胺嘧啶钠0.5ml/kg首次加倍量,每天2次,连用5-7天治疗。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