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是圈养牛、羊霉菌毒素发生中毒高危季节,因草料储存不当,水分高,随着温度逐步上升,草料发生霉变。当牛羊采食霉变草料必然发生群体急、慢性毒性中毒现象,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低浓度的霉菌毒素长期摄入体内,也会抑制牛羊正常生长,引起器官功能性的改变和损伤以及免疫抑制,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改变。长期积蓄可引起牛、羊中毒甚至死亡。常见有黄曲霉、赭曲霉、玉米赤霉烯酮、T2、串珠镰孢菌等,其中以黄曲霉毒素对牛、羊养殖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

一、不同毒素对应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肝癌、黄膘肉、黄疸(中毒症状)、肝萎缩。

T-2毒素:剧毒,表现为拒食、口腔溃疡,瘦弱。

玉米赤霉烯酮:母畜阴户肿大,子宫、卵巢充血肿大,无多级卵泡,假发情;公畜睾丸异常,精液品质下降;初生幼畜出现死胎比例增加。

呕吐毒素:采食量下降,出现厌食,耳根及关节组织出血,剖检可见肠道等组织有出血现象。

赭曲霉毒素:出现尿结石、血尿,肾脏受损、肾脏结构被破坏,皮肤出现似蚊虫叮咬的红色斑点。

烟曲霉毒素:肺水肿,肝损伤,胰脏坏死,免疫力降低。

二、临床主要表现

1、犊牛、羔羊易感,死亡率高,牛羊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时,以3~6月龄的小牛为多,死亡率也高。主要症状为精神沉郁、角膜混浊,磨牙、腹泻、里急后重和脱肛等症状。

2、成年牛羊生长发育缓慢,多呈慢性经过,表现厌食,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间歇性腹泻,有腹水。

3、乳牛产乳量减少、停止或发生流产,未流产的怀孕母牛所产牛犊体重轻,抗病力弱。

4、破坏免疫系统,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急性乳房炎,蹄病等经常困扰。还可引起排卵率下降、发情延期或长期不发情、流产;公牛射精量和精液浓度下降,精子活力降低,奶牛抵抗力低下,导致产后疾病和一些继发病增多。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与亚临床蹄叶炎和卵巢囊肿有直接关系。

5、霉菌毒素中毒引起奶牛泌乳量和产奶量下降,奶水受到污染。危害犊牛,污染奶源,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三、预防措施

1、建草料棚,防止饲草露天受潮霉变变质。

2、科学加工、存储饲草。玉米、花生等收获时必须充分晒干,青贮按照饲养规模设计青贮池大小,达到每天取用新鲜青贮草料。

3、不喂发霉变质草料,发霉饲草料还是以全部废弃为宜。

4、平时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牧佳百霉清

  • 脱霉✔防霉✔脱毒✔解毒✔
  • 保护肝肾修复肠道粘膜✔
  • 解决霉菌✔毒素引起的各种疾病✔
  • 调理肠道✔提高饲料转化率
  • 预防不发情✔假发情✔流产✔早产✔死胎等等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