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猪从业者而言,高温天气堪称生产路上的“拦路虎”。持续高温不仅会导致猪群食欲不振、体况下降,还可能引发母猪乳汁减少、仔猪下痢死亡,甚至造成母猪热应激死亡、公猪精液品质下滑等严重后果。不过,若能掌握科学的防暑降温方法,不仅能保障孕猪安全度夏,还能提升窝产仔数与养殖效益。下面就为您详细解析12种常见的猪场降温方案,助您找到最适合的应对之策。

一、局部精准降温法

1. 滴水法

操作方式:在定位栏或分娩舍种猪的颈部上方安装水龙头或滴水装置,让水滴精准落在猪颈部,通过调整滴水速度(30 - 60/分钟)实现降温。

优势:安装简便,可按需调节,适用于固定栏位的母猪。

不足:易导致猪舍潮湿,增加细菌滋生风险,需配合良好的通风设施。

2. 颈部鼓风降温

操作方式:在母猪头颈部上方50 - 80cm处架设直径约50cm的软胶管,通过鼓风机将空气输送至开口处;搭配水帘预冷,降温效果更佳。

优势:定向降温,减少对仔猪的影响,可与水帘结合强化效果。

不足:设备安装相对复杂,需定期维护鼓风机与管道。

3. 风扇+淋水组合

操作方式:小型猪场常用风扇降温,但需配合人工淋水——在猪体表喷水后开启风扇,模拟人体出汗散热原理。

优势:成本低,灵活性高,适合小规模猪场应急使用。

不足:降温效果有限,需频繁人工操作,且易增加舍内湿度。

二、整体环境降温法

4. 水帘配合风机

操作方式:猪舍一端安装2 - 3个抽风机,另一端设置水帘,关闭门窗形成密封空间,空气经水帘冷却后循环进入猪舍,可降温5 - 8℃。

优势:降温效率高,适合规模化猪场整体环境调节。

不足:会显著增加舍内湿度,不适用于产房,易引发仔猪腹泻。

5. 畜禽空调

操作方式:采用正压吹风模式,通过水循环制冷,冷风分布更均匀。

优势:降温效果优于水帘,初期使用体验良好。

不足:长期运行易受猪舍灰尘影响,维护成本高,后期降温效能下降明显。

6. 喷淋降温

操作方式:在育成育肥舍、空怀舍等猪群密集区域,每日喷淋2 - 3次,通过水分蒸发降低环境温度。

优势:降温范围广,设备简单,适合南方高温地区。

不足:过度使用会导致地面潮湿,需严格控制喷淋频率与时长。

7. 屋顶喷淋水降温

操作方式:在瓦面或铁皮屋顶铺设带孔胶水管,每日9:00 - 22:00间歇性喷水或持续淋水,保持屋顶湿润。

优势:从源头阻隔太阳辐射,降低舍内基础温度。

不足:耗水量大,需确保排水系统通畅,避免积水渗漏。

三、创新降温策略

8. 遮阳网降温

操作方式:在石棉瓦屋顶架设铝箔遮阳网,有效反射太阳辐射,减少热量传入。

优势:不受水电限制,安装成本低,适用于各类猪舍结构。

不足:仅能缓解外部热量,需配合其他方式降低内部温度。

9. 内降温法

操作方式:提供低温饲料、饮水或青草青菜,通过胃肠道散热;青草富含水分且适口性强,能刺激采食。

优势:从猪体内部调节体温,补充营养与水分一举两得。

不足:降温效果较缓慢,需长期供应特定饲料。

10. 冰敷急救

操作方式:对出现严重热应激的猪只,在头部放置冰块或冰袋,快速降低脑部温度。

优势:见效快,适用于紧急救治。

不足:仅为临时措施,需配合其他降温手段防止复发。

11. 铺冷水管

操作方式:在母猪床下方铺设循环冷水管,形成局部低温区域,尤其适用于产前母猪。

优势:针对性降温,减少临产母猪热应激。

不足:对供水排水系统要求高,安装成本相对较高。

12. 开地窗通风

操作方式:利用热气上升、冷气下沉的原理,开设地窗引入冷空气,形成气流循环。

优势:自然通风,节能环保,辅助降低热应激。

不足:降温效果依赖外部气候条件,风力不足时效果不佳。

高温天气下,单一的降温方法往往难以满足猪场需求。建议养殖户根据猪群类型(产房、保育、育肥等)、猪场规模、地理环境及成本预算,灵活组合多种降温方案,如产房采用滴水法+颈部鼓风,育肥舍采用水帘+喷淋等,为猪群打造舒适凉爽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降低高温对养猪生产的不利影响。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