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总结:

  1. 1、猪是猎物动物,因此在移动它们时要利用猪的感官。
  2. 2、根据猪的大小使用适当的约束形式。
  3. 3、在日常与猪打交道时减少或减轻负面的人-猪互动。


理解猪的行为

   猪是猎物动物,自然有逃跑倾向。它们也是群居动物,与其他熟悉的同栏伙伴在一起时压力较小。(《TQA 手册》)当接近一头猪时,无论是在一群猪中还是单独的一头,它们可能都有想要离开的冲动。在试图移动猪时,保护自己、要移动的猪以及其他猪不受伤害是很重要的。猪非常好奇,会用嘴探索环境,这被称为拱土。当猪将这种拱土行为错误地指向其他猪时,可能会导致咬尾。可以减少这种咬尾行为的因素包括适当的空间、适当的环境丰富度和高效的资源利用。

   猪会建立一种社会秩序,其中涉及一只动物成为特定群体中的优势个体。当猪被移动到群体中或从群体中移除时,社会秩序会重新建立,这对群体来说可能是一个有压力的事件。(CFSPH 2012)

猪的移动

   在试图移动猪时,有三个关于猪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猪有非常敏感的 “逃逸区”、“平衡点” 和 “判断力”。猪的逃逸区如图 1 所示。逃逸区是动物认为其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

图 1:猪的逃逸区、盲点和平衡点。猪肉征收运输质量保险(第 8 版 TQA)

   动物的逃逸区可能因它们所经历的人类互动的多少和类型而异。当猪的逃逸区受到干扰时,动物会向相反方向移动,试图在自己和饲养员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在移动猪时,了解它们的肢体语言和一般行为的变化是很重要的。如果猪变得紧张,例如出现异常鸣叫、僵硬、肌肉颤抖或不愿移动,应减轻压力,让猪在继续之前平静下来。(《TQA 手册》)。

   猪的平衡点决定了猪将从饲养员身边向哪个方向移动,如图 1 所示。(《TQA 手册》)最常见的是,平衡点位于猪的肩部。当饲养员站在平衡点后面时,猪会开始向前移动。当饲养员站在平衡点前面时,猪会开始向后移动。平衡点可能因特定环境而异,在拖车或栏位中并不总是适用。

   猪有很强的听觉和嗅觉,并广泛利用它们来适应环境。它们的眼睛相对于其他感官有一个优势,因为它们在正前方没有很强的深度感知,但能看到身体周围 310 度的范围。这也在它们的正前方和正后方形成了一个盲点。在移动猪时,它们会积极地试图让饲养员避开它们的盲点,所以在移动猪时慢慢操作并保持冷静是很重要的。(Ericka 2021)。

适当的处理机制

   人道约束是在执行许多不同任务时常用的一种机制,例如放血、接种疫苗、安乐死等。有很多约束猪的方法,这取决于它们的大小。仔猪通过抓住跗关节上方的后腿并将其抱在约束者胸前进行约束,如图 2 所示。不要抓它们的耳朵、头部、尾巴或前腿,并且避免在空中摇晃猪。当把仔猪放回猪栏时,在释放之前要确保有两个接触点,例如两只前脚都接触地面。

图 2:小猪约束。Mary Breuer绘图,猪医学教育中心。由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通过国家动物疾病预防和应对计划为认证猪样本采集员培训项目提供资金。

  当约束较大的动物时,使用约束套索,如图 3 所示。为了动物和饲养员的安全,约束者必须经过使用这种工具的适当培训。记住不要长时间约束猪,不要用套索移动猪,也不要用套索把猪绑起来。

图 3:用套索约束大猪。Mary Breuer绘图,猪医学教育中心。由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通过国家动物疾病预防和应对计划为认证猪样本采集员培训项目提供资金。

   猪也可以使用噪音、挡猪板和一般的逃逸区原则进行处理。在移动猪时,饲养员必须能够始终控制领头猪。随着猪长大,减少群体中的动物数量是很重要的。在移动母猪和公猪时,根据它们的一般行为移动猪只是很重要的。由于这些猪的攻击性行为,尤其是发情期或临近分娩的母猪和公猪,在处理它们时需要格外小心。

请记住以下一些一般的处理技巧:

・永远不要把一只孤立的猪逼到角落。

    这可能会给动物和饲养员造成危险情况。

   ・在处理仔猪之前应该把母猪和仔猪分开。

    当它们的幼崽被触碰时,母猪可能会变得具有攻击性。

  ・避免可能惊吓到猪的突然动作。

  ・始终要避免后面的盲点,因为这可能会对动物或饲养员造成伤害。


饲养员和猪之间的关系

   在考虑猪时,理解人-猪关系至关重要。饲养员必须了解猪,因为猪也在解读饲养员的行为。通常当饲养员在处理猪时,是在一些有压力的事件中,例如接种疫苗和断奶。所以,要注意,通过在猪舍里多花时间、平静地完成日常工作以及采用前面提到的处理机制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猪在经历 15 - 30 秒的负面活动后会对人类产生恐惧(Edwards, 2017.)。减少压力因素、恐惧刺激并将其与积极互动相平衡是很重要的。有压力的猪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健康问题。恐惧的母猪和后备母猪每头产仔数会减少,有时死胎数会增加。有压力的育肥猪肉质会变差。(Ericka 2021)。



【版权声明】来源:猪繁殖与育种。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