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养殖牛羊的重要时期,充足的草料能够满足牛羊生长和繁殖的需要。然而高温高湿的环境可能会对牛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确保养殖牛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在夏季养殖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病毒、细菌繁殖快,很容易导致热应激和传染病的发生,养殖场应做好“三度”的控制,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卫生及消毒管理制度,及时清理圈舍的粪便和污水,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通风干燥,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抑制病原菌的繁殖,给牛羊创造一个清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护牛羊健康生长。
2、调整饲养策略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
高温易引起牛羊采食量下降,产热增加,摄入营养不足,导致牛羊生长缓慢。因此,夏季牛羊饲养应控制劣质粗饲料饲喂量,提高优质粗饲料和精料比例,适当增加饲料中脂肪和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保证牛羊营养的摄入。此外,夏季“热应激”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维生素,而且夏季牛羊的排泄量非常大,容易引起电解质的缺乏,因此还应注意维生素和电解质的补充。
改进饲喂方式:
高温影响牛羊的采食和营养的摄入,对于圈养牛羊可以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一般从饲喂2次增加到3次,可明显提高夏季牛羊的采食量。饲喂时应避开中午最热时候饲喂,适当增加夜间饲喂量。
对于放牧的牛羊要坚持早出早归,晚出晚归的原则,但早上放牧时间也不能过早,要待牧草上的露水干透,才能放牧,禁止午间放牧,以防阳光直射羊群发生中暑。
3、防暑降温
遮阳通风
夏季气温高,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在养殖场外围种植高大阔叶的树木,牛羊经常活动的场所搭建遮阳棚,安装电风扇或排气扇等方式,减少阳光对牛羊照射,加强圈舍内空气的流通,促使牛羊减少热量的吸收,加快牛羊的散热降温,防止热应激的发生。
供足饮水
饮用清凉饮水,可吸收消化道内热量,牛羊通过大量饮水,才能大量排泄粪尿,降低体内温度。夏季牛羊饮水需求量增大,饮水不足引起体温升高会使耐热性下降,并间接导致其采食量降低,因此每天必须供给牛羊足够的清洁、凉爽的饮水。
4、防潮防霉夏季高温高湿很容易导致饲料和牧草的发霉、腐烂、变质以及霉菌毒素超标,牛羊饲喂后,不仅容易出现胃肠道问题如出现腹胀、腹泻、血痢等,而且霉菌毒素也会导致牛羊食欲低下,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免疫抑制等问题,繁殖牛羊还会出现不发情、发情配不上种、流产、产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问题,甚至严重者出现中毒症状导致伤亡,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注意夏季的防潮防霉变。养殖场饲料、牧草进出计划应周密,缩短库存时间,加快周转,贮存场地要注意保持阴凉、干燥、通风,不得饲喂已经明显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中要及时添加脱霉剂不仅能脱霉、抑霉、防霉、分解霉菌毒素,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同时可以调理肠道,修复肝肾肠的损伤,增加免疫力。5、防虫驱虫夏季高温高湿是外寄生虫(如蚊、蝇、蜱、螨虫等)和内寄生虫(如胃肠道寄生虫、片形吸虫、血液原虫等)的活跃季节。寄生虫大量滋生不仅传染疾病,还抢夺牛羊机体营养,导致牛羊体抗力下降,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严重者可以直接导致牛羊伤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必须重视牛羊的驱虫工作。6、防疫防病夏季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加之饲养管理不善和蚊虫叮咬等因素,很容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如羊痘、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巴氏杆菌病、胃肠炎等都是夏季高发疾病。因此养殖场夏季也应注意疾病的防控,养殖场应根据本场情况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及时免疫和补免,不漏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