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值,不分享,跟上我,未来10年我们一起同行。大家好,我是小猪倌,是一名在养猪的领域里已经晃悠了10多个年头的猪倌。这一期我们来聊一聊“一例猪场伪狂犬阳性场净化成阴性场的案例”。
面对伪狂犬病(PRV)高达95%的感染率,一家南方大型猪场(1500头基础母猪场)仅用3年便实现全群净化。
一、战前态势:一场“输不起”的生存危机1. PR感染情况:猪场感染面触目惊心,2021年7月的检测报告犹如一记惊雷

2. 一体化养殖的困局:
该场采用母猪-保育-育肥一体化模式,本为降低运输风险,却成病毒传播的“高速公路”:
• 垂直传播:阳性母猪通过胎盘感染仔猪
• 水平传播:同一栋舍内空气传播效率提升40%
• 交叉感染:不同阶段猪群混群导致反复感染
行业对比:同期多点式猪场平均净化周期为18个月,而一体化场因病毒循环链更复杂,净化成功率不足30%。
二、净化操作:科学策略+铁血执行
第一步:疫苗矩阵——构建三层免疫屏障
免疫程序革命性调整:

科学依据:活苗快速激活黏膜免疫,灭活苗提供持久中和抗体,双管齐下使育肥猪转阳周期从20周推迟至24周后。
第二步:精准狙击——建立五道净化防线
1. 种公猪斩首行动
◦ 月采血检测,累计淘汰18头阳性公猪
◦ 引入PCR精液检测,阳性精液100%销毁
2. 后备军净化工程
◦ 每批次隔离饲养60天,3次血清检测
◦ 累计淘汰52头gE阳性后备母猪
3. 母猪动态清零计划
◦ 2023年起实施“断奶即检测”制度
◦ 阳性母猪标记红牌,集中淘汰
4. 肥猪哨兵系统
◦ 10周龄、16周龄设立哨兵猪
◦ 发现转阳立即追溯感染源
5. 环境消毒革命
◦ 臭氧+过硫酸氢钾复合物交替消毒
◦ 空气PCR检测病毒载量下降90%
第三步: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用数字驱动决策
建立动态监测仪表盘:根据实验室检测,建立动态阳性率变化趋势图。
关键转折点:

三、5个颠覆认知的硬核经验
1. 净化不是“一刀切”,而是精准拆弹
• 窗口期选择:当母猪阳性率<10%时启动全群检测,避免过度淘汰
• 经济账测算:每淘汰1头阳性母猪损失5000元,但可避免10头仔猪感染
2. 免疫程序的“时空法则”
• 时间维度:仔猪首免必须24小时内完成,每延迟1小时保护率下降2%
• 空间维度:不同猪舍采取梯度免疫,避免免疫空白区
3. 后备猪的“三次净化法则
• 入场检测→60天隔离期→混群前终检,三重过滤保障种源纯净
4. 数据驱动的“三色管理”
• 红色预警区(阳性率>30%):立即封锁
• 黄色警戒区(10%-30%):限制流转
• 绿色安全区(<10%):正常生产
5. 净化≠结束,而是新战役的开始
• 建立持续监测体系:每季度10%抽样检测
• 生物安全升级:入场物资紫外线+臭氧双重消毒
四、捷报背后:这些数字振奋人心
• 经济效益:
◦ 母猪年死亡率从8%降至2%
◦ 肥猪出栏周期缩短12天,料肉比降低0.15
◦ 年综合收益增加300万元
• 防疫成果:
◦ 连续18个月无野毒感染
◦ 2024年12月全群抗体阴性
◦ 获得国家级无疫小区认证
这套‘检测-免疫-淘汰’的三角战术净化案例,其核心在于将净化视为系统工程,通过疫苗科学使用建立免疫屏障,用数据模型指导精准淘汰,最终实现病毒宿主清零。
伪狂犬病净化不是神话,而是科学决策与坚定执行的必然结果。
【版权声明】来源:小猪倌学养猪。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