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源抗体(Maternally Derived Antibodies,MDAs)是新生仔猪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表明(Bandrick et al., 2014),约70%的仔猪死亡发生于出生后3周内,与母源抗体水平密切相关。本文系统解析猪瘟、伪狂犬等7种重大疾病的母源抗体衰减规律,资料来源于《Veterinary Research》等权威期刊(2018-2024年)

01

母源抗体传递机制

一. 胎盘传递效率

1、物种差异:猪属于上皮绒毛膜胎盘类型,仅允许IgG通过。研究显示(Rempel et al., 2020),妊娠后期(90-114天)抗体转运效率最高,占总传递量的83%。

2、浓度梯度:新生仔猪血清IgG浓度约为母猪的40%-60%(数据来源: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2021)。

二、 初乳抗体富集

时间窗口:初乳中IgA含量在分娩后6小时下降50%(Klobasa et al., 1987),建议新生仔猪在出生后2小时内摄入≥200g初乳。

02

重大疾病母源抗体衰减规律

一.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1、消减规律:

0日龄无抗体,1日龄达峰值(阻断率80%+),28-35日龄降至临界值。

杜喜忠团队(2012)跟踪显示:母猪抗体阻断率>80%时,仔猪保护持续至8周龄。

仔猪抗体水平在21日龄时下降至保护阈值(1:32)以下,半衰期约9.5天。

2、关键数据:

初乳抗体效价1:256时,保护维持至18±2日龄(Li et al., 2019)

每延迟1小时初乳摄入,中和抗体下降0.8%(P < 0.05)

3、免疫窗口期:建议首免时间为28-35日龄(根据ELISA检测S/P值≥0.6确定)

首免公式:y=1.19x-46.55(x=母猪抗体阻断率,y=首免日龄)

常规场建议28-35日龄首免,高效价场可延至56日龄

二、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1、消减规律:

母源抗体阳性率:4周龄100% → 10周龄54.55%

6-8周龄出现断崖式下降(日均降幅7.3%)

2、保护时效:

当母猪gB抗体≥1:64时,仔猪保护期可达6周

3、免疫矛盾:

5周龄前免疫会引发gB抗体抑制(S/N值下降40%)

解决方案:采用6-8周龄首免+10-12周龄加强的"双免疫"策略

三、圆环病毒2型(PCV2)

1、消减规律:

哺乳前检测不到抗体,20日龄达峰值,40日龄归零

张毅(2012)发现:免疫母猪可使仔猪病毒载量降低76%

2、阈值标准:

S/P值≥0.4时提供完全保护

14日龄时抗体阳性率降至52%,28日龄仅剩17%(Opriessnig et al., 2021)

3、免疫窗口:

14-20日龄免疫效果最佳(保护率92% vs 非免疫组54%)

必须配合母猪产前免疫(疫苗保护期需覆盖整个妊娠期)

四、口蹄疫(FMD)

1、消减规律和保护时效:

O型抗体半衰期:11.2天(灭活苗免疫母猪)

A型抗体半衰期:8.7天(数据来源:兰州兽医研究所,2022)

保护时效:1日龄达峰值(1:128),21日龄50%仔猪失去保护

二次免疫:首免后抗体合格率需二次免疫才能维持(峰值86.7%)

交叉保护:母源抗体对异源毒株的中和能力下降39%-65%(Patch et al., 2023)

2、免疫程序:

28-35日龄首免 → 间隔1月二免 → 120日龄强化免疫58

冬季疫区需增加20%免疫剂量

五. 蓝耳病(PRRS)

1、消减规律:

弱毒苗免疫母猪:仔猪抗体持续至35±3日龄

灭活苗免疫母猪:抗体28日龄转阴(Kikuti et al., 2020)

21日龄后急剧下降,半衰期约9天,断奶时(28日龄)达临界值

对比试验:14日龄免疫组中和抗体滴度较28日龄组高3.2倍

2、病毒血症风险:当母源抗体S/P值<2.0时,攻毒保护率降至33%

3、免疫要点:

活疫苗需在ADE效应窗口期前接种,推荐14-21日龄免疫。

母猪群每季度监测S/P值,维持≤2.5的稳定状态。

ADE全称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抗体依赖性增强。在兽医领域,尤其是猪病防控中,ADE效应指的是当动物体内存在一定水平的抗体时,这些抗体反而可能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这种情况在接种活疫苗时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如果接种时间不当,母源抗体可能没有完全消退,导致疫苗效果降低甚至引发ADE效应。

以PRRS为例:母源抗体残留 → 疫苗病毒与抗体结合 → 靶细胞感染增强 → 病毒血症加重 → 肺脏损伤加剧(文献支持:Van Breedam et al., 2014, PLoS Pathogens)

六. 流行性腹泻(PED)

  1. 母源抗体的保护周期

      哺乳仔猪的被动免疫主要依赖初乳中的母源抗体。研究表明,母猪产前免疫PED疫苗后,初乳中IgA抗体滴度可达1:25-1:51,但半衰期仅为7-10天。

仔猪7日龄时抗体滴度下降至1:32,21日龄时几乎无法检出(<1:8)。这解释了为何哺乳后期(3周龄左右)仔猪易发PED。

补饲策略:每增加100g初乳摄入,腹泻发生率降低12%。

   2、黏膜免疫特性:

    初乳sIgA半衰期仅72小时  乳汁抗体滴度1:128时,保护维持至7日龄(Carossino et al., 2022)

   3. 主动免疫抗体的持续时间

灭活疫苗:免疫后14天产生中和抗体,峰值滴度可达1:128,但4-6个月后降至1:16以下。

弱毒疫苗:黏膜免疫应答更显著,肠道sIgA抗体可持续3-4个月,但血清抗体衰减较快(3个月下降50%)。

   4. 抗体衰减的影响因素

病毒变异:PEDV的S蛋白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抗体中和能力下降30%-50%。

PED抗体衰减快,需依赖“母猪免疫+仔猪黏膜免疫”双重策略

免疫程序:单次免疫的抗体保护率仅为60%-70%,而两次免疫(间隔3周)可提升至85%以上。

七. 支原体肺炎(MPS)

1. 母源抗体的局限性

母源抗体对呼吸道保护率仅41%

免疫球蛋白半衰期:IgG 10.8天,IgA 6.5天(Maes et al., 2020)

母猪免疫支原体灭活苗后,初乳IgG抗体对仔猪的保护率仅维持至4周龄,且无法阻止病原定殖。

2. 疫苗免疫的抗体响应

弱毒活苗(胸腔注射):免疫后21天肺脏局部IgA抗体达峰值,血清抗体半衰期约90天。灭活苗(肌肉注射):需两次免疫(间隔2周),抗体可持续6-8个月。

3. 抗体衰减与疾病复发的关联

临床数据显示,抗体滴度<1:40时,猪群咳嗽发生率增加3倍;滴度<1:20时,继发感染链球菌的风险提升60%。

4、免疫程序:

A、灭活疫苗推荐方案

后备母猪:配种前8周首免(2ml/头),4周后二免;

经产母猪:产前6周免疫1次,抗体通过初乳传递,仔猪被动保护率达85%;

商品猪:

高感染场:7日龄首免(1ml),21日龄二免,保护率82.3%(肺部病变评分降低76%);

低感染场:14日龄单次免疫,抗体阳性率可达90%。

B、活疫苗免疫方案

滴鼻免疫:3-7日龄仔猪,0.2ml/鼻孔,21天后抗体转阳率78.5%;

胸腔注射:适用于10kg以上猪只,1头份/次,攻毒保护率80%。

C、联合免疫策略

活+灭活免疫:7日龄活疫苗滴鼻,21日龄灭活苗肌注,攻毒后肺部病变减少率比单一疫苗提高12%;

D、灭活疫苗改良方案,"3+2"强化免疫程序。

7日龄首免(2ml),21日龄二免(2ml),70日龄三免(2ml),140日龄加强(1ml),产前4周加强(1ml)

效果提升:IgG持续>2.5的时间延长至26周,肺部病变减少41%(P<0.05)

03

影响抗体消减的关键因素

一、.母猪免疫状态

1、抗体峰值:加强免疫可使初乳IgG提高2.3倍(P < 0.01)

2、胎次效应:3胎以上母猪初乳抗体浓度下降18%-25%(Cabrera et al., 2021)

二、 仔猪管理参数

1、初乳摄入量:每公斤体重摄入≥150g初乳,抗体吸收率提高37%。

2、环境压力:氨气浓度>25ppm时,抗体半衰期缩短2.4天(Wang et al., 2023)

三. 病原特性

1、病毒载量:高毒力毒株(如PEDV变异株)突破母源抗体阈值降低50%

2、抗原变异:对异源毒株的中和效价下降幅度可达68%(如PRRSV NADC30毒株)

04

抗体监测与免疫程序优化

一. 检测技术选择

1、 ELISA:适用于群体筛查(符合率>92%)

2、病毒中和试验:精准评估保护力(CV值<15%)

3、临界值标准(以S/P值计):

猪瘟:<0.4需补免

伪狂犬:gB抗体<0.6需加强

二.、免疫时机计算模型

1、公式:  最佳首免日龄 = 抗体半衰期 × ln(初始效价/保护阈值)/ln2 + 安全期(3-5天)

示例计算:  

当猪瘟母源抗体初始效价1:256(对应S/P值1.8),保护阈值1:32(S/P值0.4)时:  

最佳首免日龄 = 9.5 × ln(1.8/0.4)/ln2 + 5 ≈ 9.5×2.13+5 = 25日龄

05

现场管理重点

一. 初乳管理黄金标准

量化指标:

出生后6小时内摄入初乳≥250g

初乳IgG浓度>50mg/mL(折射仪读数≥22% Brix值)

二、免疫程序调整策略

1. 母猪免疫管理

建立"3+4"免疫模式:每年3次基础免疫+4次抗体监测

妊娠后期是重点,比如:产前30天加强伪狂犬、圆环病毒免疫、产前四周母猪支原体免疫等。

2. 仔猪免疫程序优化

建立动态调整模型:首免日龄 = 母源抗体半衰期 × ln(免疫阈值/初始滴度)

推行"阶梯式免疫":蓝耳病(14日)→ 圆环(20日)→ 猪瘟(28日)

3、动态调整法

每批次检测10%仔猪的28日龄抗体水平

阳性率<70%时,首免日龄提前5天

4. 监测与评估

必检节点:14日龄(母源抗体峰值)、35日龄(首免效果)、70日龄(二免评估)

建立ELISA与PCR联合诊断体系(符合率提升至98%)

三、生物安全强化措施

主要是抗体空窗期防护:21-35日龄阶段维持温度28±1℃;饮用水添加2%有机酸(pH<4.0)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