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γ冠状病毒属传染 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生殖道以及肾脏发生病 变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侵害鸡的呼吸系统、 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个组织和器官,导致鸡群产肉、产 蛋性能下降,死淘率升高。临床上易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 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增加疫病损失。所有日龄鸡 均可感染,30日龄以内鸡最易感。雏鸡感染会造成输卵管狭 窄,影响产蛋性能。
目前该病无针对性治疗药物,对发病鸡群可对症治疗,给予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主 要手段。我国流行毒株有QX型、TW-like、793/B、MASS等毒株,部分区域存在多种毒株同时流行的情况,不同毒株之间的交叉保护效果差。要根据本地区流行毒株或基因型,选择合适的疫苗。疫苗后,应定期监测抗体效价,确保疫苗免疫的有效性。
(二)禽支原体病
禽支原体病主要包括鸡毒支原体感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鸡毒支原体感染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等禽类的呼吸道疫病。临床病程长,主要表现为呼吸啰音、咳嗽、流鼻涕、结膜炎,发病缓慢。发病损失主要表现在产蛋下降、孵化率下降。滑液囊支原体能感染鸡、火鸡和部分野鸟,可导致呼吸道症状和滑膜炎,病鸡跗关节和趾关节肿胀,产蛋鸡感染可呈持续长时间的缓慢产蛋下降,蛋壳顶端出现异常。
临床可选择使用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原体一旦感染将终身携带,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通过病原、抗体监测及药敏试验,制订适合本场的净化方案。疫苗免疫也可作为支原体病防控的手段之一。目前疫苗种类包括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活疫苗免疫主要通过定殖于气管粘膜纤毛,利用占位效应,降低野毒感染,适用于种源无支原体感染的禽群免疫;灭活疫苗免疫主要通过产生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可减少支原体的垂直传播,养殖场应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