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走访牧场的时候,牧场反馈近期日增重不理想,消化率差。现场评估发现肉牛在采食后躺卧率偏低,进一步对各圈舍肉牛采食1-2小时后躺卧率进行统计,平均躺卧率只有52.5%(具体数据见下表),远远低于推荐标准。
我们知道躺卧率是衡量肉牛福利和生产效率的核心指标,直接影响反刍、能量代谢、关节肢蹄健康和疾病风险。
充足的躺卧时间(通常每天12~14小时)是肉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需求,不足则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和健康问题。本文从反刍效率、肢蹄病、生长性能和应激水平分析躺卧率对肉牛的影响。
1. 为什么牛不躺卧,饲料浪费一半?
反刍是肉牛消化纤维类饲料的核心过程,需在安静躺卧状态下完成。躺卧时间不足会显著降低反刍频率和饲料消化率。研究表明躺卧时间每减少1小时,反刍时间缩短25~30分钟,粗饲料消化率下降5%~8%。
躺卧率低于10小时/天的牛群,瘤胃pH值波动增大(<5.8),酸中毒风险提高3倍。因此躺卧是反刍活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能量摄入和饲料转化率。
2. 蹄病高发?躺卧时间不足是元凶
长期站立(如硬质地面对肉牛蹄部压力增加)是跛行的主要诱因,而躺卧率低会显著提高蹄病发生率。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肉牛技术管理已关注分享视频,时长00:070/000:00/00:07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0:0700:07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肉牛躺卧率不足的隐形损失:每年少赚20万的真相 观看更多转载,肉牛躺卧率不足的隐形损失:每年少赚20万的真相肉牛技术管理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研究表明躺卧时间<10小时/天的牛群,跛行发病率高达30%~40%,而充足躺卧(≥12小时)的牛群发病率<10%。每增加1小时躺卧时间,蹄叶炎风险降低15%。
3. 躺卧率不足,牛日增重降低
躺卧不足会引发慢性应激,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导致日增重下降。躺卧时间每减少1小时,肉牛日增重下降0.1~0.15 kg。在硬质地面的牛舍中,肉牛躺卧率仅为8~10小时/天,日增重比软质垫料牛舍低0.3kg。提供软质垫料(如稻草、橡胶垫)可延长躺卧时间2~3小时,提高日增重5%~8%。
某牧场在夏季多雨季节,牛躺卧率差,严重影响牛的日增重(0.7kg),个别牛甚至出现负增长。
4.发病率增加,与躺卧时间关系密切
躺卧受限会导致皮质醇(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抑制免疫功能并增加疾病易感性。研究表明躺卧时间不足(<10小时/天)的牛群,血液皮质醇浓度升40%~50%。高密度饲养(<2.5 m²/头)导致躺卧时间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提高25%。
某牧场带犊母牛舒适度差,躺卧率低,影响母牛的产奶量,进一步导致犊牛腹泻和呼吸道疾病增加。
结论与建议
躺卧率是肉牛健康与高效生产的核心指标,需通过以下措施优化:
- 提供软质垫料(稻草、沙土),减少蹄部压力;
- 控制饲养密度(≥3-4 m²/头),确保自由躺卧;
- 定期监测躺卧时间(目标≥12小时/天),及时调整管理;
- 改善地面环境,及时清理粪污,避免积水或过度坚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