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流感病毒高发的季节,针对当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养殖场的防治措施作以简要的阐述:
一、猪流感核心特征与危害
1、病原特性: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亚型),传播速度快,1周内感染率可达80%。
传播方式:病毒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病毒存活时间:在空气中存活2小时,在器具表面可以存活48小时以上。
2、临床症状:急性发热:体温40-42℃,持续3-7天。并伴有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咳嗽、流脓性鼻涕,腹式呼吸(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后果很严重群体性爆发:育肥猪日增重下降30%,母猪流产率可能上升15%。
二、春季猪流感高发原因:
1、环境诱因:昼夜温差>10℃,猪群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湿度>70%加速病毒存活与传播。
2、管理漏洞:通风不足(CO₂浓度>1500ppm)、人员流动频繁。
三、春季猪流感的综合防控方案
1. 环境控制:切断传播条件,温、湿度管理
猪舍温度:育肥猪18-22℃,哺乳仔猪保温箱25-30℃。
湿度控制:安装除湿机,维持50-60%(抑制病毒活性)。
通风优化:每日通风3次(9:00、14:00、17:00),每次30分钟,风速≤0.5m/s。或者使用小流量风机24小时持续通风。
2. 消毒灭源:精准消杀病毒
消毒剂选择:过硫酸氢钾(1:200)、戊二醛(1:300),对流感病毒灭活率>99.9%。
消毒频次:爆发期:每日1次全场喷雾(含空气消毒)。
常规期:每周3次,重点区域(料槽、栏杆)每日擦拭。
3. 免疫接种:构建抗体屏障
疫苗方案:母猪:产前6周、2周各免疫1次H1N1/H3N2二价灭活苗。
育肥猪:8周龄首免,12周龄二免(抗体合格率>80%)。
抗体监测:免疫后21天抽血检测HI效价(目标≥1:40)。
4. 营养支持: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提升猪群整体抗病力,使用中药保肝抗应激
建议:全程使用正大全价配合饲料提升猪体整体抗病力,饮水中年添加电解多维(5g/L)+维生素C(200mg/L),连用7天。
5. 生物安全:阻断人为传播
人员管控:入场前淋浴更衣,鞋底浸泡消毒(1:200过硫酸氢钾)。
禁止外来访客进入生产区。
车辆管理:运输车辆入场前全面喷雾消毒,静置30分钟。
6. 监测与应急处理
早期预警:每日巡栏观察采食量(下降10%即预警)、呼吸频率。
快速检测:鼻腔拭子PCR检测(2小时出结果)。
爆发期处理:隔离病猪:单独饲养,专人管理。
对症治疗:
退烧:氟尼辛葡甲胺(2mg/kg)或柴胡注射液配合阿莫西林,每日1次,连用3天。
抗继发感染:饲料中清瘟败毒散,小柴胡汤,阿莫西林(20mg/kg)+多西环素(10mg/kg),连用7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