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寒冷的冬季,蛋鸡的产蛋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养殖效益不佳导致饲养管理不善,进而影响产蛋率,进一步降低养殖效益。为了打破这一循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冬季影响蛋鸡产蛋率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冬季影响蛋鸡产蛋率的主要因素
1、疾病感染:冬季是感冒流感、传染性鼻炎、支原体、肝病等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会损害蛋鸡的生殖系统,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卵泡发育受阻,从而出现“产蛋歇窝”现象。
2、营养不良与毒素蓄积:蛋鸡在冬季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如果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生殖系统缺乏造蛋原料。此外,饲料中的毒素蓄积也会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
3、应激因素:冬季气温低、温差大,加上可能的饲料更换、停电、停水等突变因素,都可能导致蛋鸡出现应激反应。应激会破坏蛋鸡的生理平衡,降低免疫力,从而影响产蛋率。
4、光照: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且强度弱,这会影响蛋鸡脑垂体前叶激素的分泌,进而降低产蛋率。如果人工补光不足或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蛋鸡的生理节律和产蛋性能。
二、防控措施
1、做好基本的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添加均匀,满足蛋鸡在冬季的能量需求。同时,注意饲料的储存和防霉变措施。
水质管理: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定期检查饮水系统,防止跑冒滴漏。
疾病防控:提前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如接种疫苗、消毒处理等,减少疾病对蛋鸡产蛋率的影响。
2、提高蛋鸡的抗应激能力:
定期添加抗应激物质,如杜仲叶提取物中的绿原酸,它是一种天然高效的酚型抗氧化剂,能有效对抗自由基,提高蛋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3、针对产蛋下降问题的解决方案:使用杜仲黄酮、杜仲多糖、绿原酸等成分的协同作用产品,可以解决不明原因引起的“产蛋爬坡”慢、病后恢复期产蛋回升速度慢以及注射疫苗应激引起的产蛋下降等问题。这些成分有助于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产蛋率,缩短恢复期。
三、总结
鸡蛋是蛋鸡的根本,也是养殖者的根本。在冬季,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蛋鸡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抗应激能力,以提高产蛋率、增加产蛋高峰。
通过实施上述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打破恶性循环,实现蛋鸡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蛋鸡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策略,确保蛋鸡在冬季也能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