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关节肿胀病是生猪生产过程中常见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原因多样,发病后严重影响生猪生产,主要表现为患猪消瘦,体温升高,生长速度变缓,共济失调,跛行,种猪繁殖性能降低,关节肿胀,化脓,破溃后流出黄绿色浓汁等,严重者死亡;临床症状跟关节炎相似。

猪只关节肿胀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外伤、营养缺乏等。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控制该病的方法:

1、疾病防控

(1)疫苗接种:针对可能引发关节肿胀的传染病,如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选择相应的优质疫苗,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以预防疾病发生。

(2)日常预防: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每周2 - 3次,可选用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防止猪只发生外伤,避免病原体通过伤口感染关节。

2、饲养管理

(1)营养均衡: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确保猪只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磷等对骨骼和关节健康重要的元素,要保证其比例适宜。

(2)密度合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每头保育猪占有0.3 - 0.5平方米空间,育肥猪每头占有0.8 - 1.2平方米,避免猪只过于拥挤而发生争斗或挤压导致关节损伤。

3、病情监测与处理

(1)日常巡查:饲养人员每天要仔细观察猪只的行为和状态,查看有无关节肿胀、跛行等异常情况,以便早期发现病情。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饲养,避免疾病传播。

(2)及时治疗:对于关节肿胀病猪,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如因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可配合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对于外伤引起的关节肿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涂抹碘伏等消毒药物,并进行适当的包扎。

4、环境改善

(1)温湿度与通风:控制猪舍温度在18 - 25℃,湿度在65% - 75%,并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减少环境因素对猪只关节的不良影响。

(2)垫料管理:在猪舍地面铺设柔软、干燥的垫料,如稻壳、木屑等,减少猪只关节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和摩擦,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