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圆环病毒的特点:猪圆环属于已知脊椎动物最小的DNA病毒,无囊膜,有两个基因型,其中基因Ⅰ型对猪无致病性,基因Ⅱ型对猪有致病性;其中5-18周龄(6-12周龄)的小猪及中猪最易感,发病率最高可达60%,死亡率在5%-60%左右,发病率与猪只应激相关;圆环病毒最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疾病,属于副猪的“影子病”,部分猪只感染圆环后,所发生的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等都是继发性疾病所致;

2、感染途径:主要通过猪只消化道、呼吸道、母猪胎盘垂直传播,发病猪或隐性带毒猪只可通过鼻液飞沫粪尿传播;

3、发病机制:猪圆环病毒从鼻腔、口腔进入机体后,先在猪只扁桃体、部分淋巴结增殖,然后向其他淋巴结、肺脏、肝脏、肾脏组织扩散;因猪只慢性感染特点,可诱发猪只出现免疫抑制(脾脏和淋巴结受损所致)、肠炎、间质性肾炎、肝脏受损; 其他猪病如蓝耳、传胸、链球菌、细小、猪流感也可促进圆环病毒的复制;

4、猪只表现: ①发病症状:可致猪只出现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育肥猪慢性呼吸道综合征(PRDC)、母猪流产、仔猪先天性震颤;

②症状特点:猪只以生长发育不良、贫血、渐进性消瘦、腹泻、咳嗽、呼吸困难、全身淋巴结肿大、免疫抑制、橡皮肺、肾肿大、脾脏变性、胃溃疡(粘膜充血)被毛粗乱为主; 猪只瘦长、肚瘪、采食减少、呼吸浅表频率加快、或呼吸衰竭、或腹泻血便(皮肤发白发黄、黄疸、急性死亡);

5、防治方案: ①疫苗免疫:仔猪14日龄免疫1次;后备母猪180日龄免疫1次;

②药物治疗:抗生素对其无效,可用广谱型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如:强力霉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或氟苯尼考)、复方阿莫西林+泰妙菌素等;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管理与技术。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