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猪栏清空后,应对保育舍彻底清洗消毒,准备给下一批将断奶的仔猪。
1) 排尽粪沟里的污水,然后检收料槽及料车剩下的饲料。
2) 电器设施防潮湿。在猪舍冲洗之前,要对电器设备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止在冲洗时进水损坏,例如风机、电机,暖风机、电机,温控探头等。
3) 为达到高效的清洗消毒效果,猪舍的所有部位都用清洁球沾1:400的洗衣粉水全面擦洗,再用高压水枪彻底清洗猪栏、风扇、风扇窗叶、百叶窗。
4) 猪舍清洗完毕,等栏面晾干后,消毒药按厂家推荐比例喷洒,每平方米用配好的消毒液300ml。如果上一批怀疑有寄生虫,还必须用杀虫剂再喷洒一遍,每平方米用配好的杀虫剂水50—100ml,空栏时间最少3天。
5) 下一批猪转栏之前班组长要检查所有设备的使用状况,包括环境控制系统的检查,风扇皮带的松紧度,暖风机能否正常运转;百叶窗开关完好性,温敏探头的准确性。
6) 最后应检查饮水的水压及水流量,维修已损坏的饮水器及其它设备.

1) 断奶的仔猪接进保育舍,首先要检查断奶仔猪头数与转移断奶仔猪报表是否相符,在检查头数的同时,要逐头核对每头猪的品种,同时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发现有问题的仔猪或质量没达到断奶标准,要及时做淘汰处理,最后登记仔猪数量反馈给分娩舍。
2) 按品种、性别,大小把仔猪分群,刚断奶仔猪每头饲养面积0.35平方米(饲养到9周龄0.45平方),待仔猪分群以后,要对每栏的猪只造册登记填写栏卡,详细记录猪只的头数和品种。

保育猪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温度变动过大,马上会引起仔猪拉稀。所以在保育舍的饲养管理,保温是第一位的工作,要求保温效果一定要好。作为商品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猪只体内散热原理,这样才能从各个环节有效地控制。
猪只散热的四种方式

保育舍内环境控制要达到仔猪每个饲养阶段的要求,每个阶段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

第一周: 开启保温灯,地热和热风炉使温度能达到猪舍设定的要求.
第二周: 开启保温灯,地热和热风炉使温度能达到猪舍设定的要求.
第三周:关闭一半保温灯,同时关闭地热.
第四周:关闭所有保温灯和地热,只用热风炉供热,就能达到猪只的温度要求,保证猪只正常的生长.
3.2 湿度。
保育猪理想的湿度是70%,但是在祖国的西北地区来说根本做不到,如果要做到必须使用加湿器。当然亦可以在猪舍过道内洒水增加湿度。
3.3 通风换气。
3.3.1 猪舍标准通风量的计算。
要计算猪舍内的标准通风量,首先要知道不同阶段的猪只的氧气需要量,以下是猪只氧气需要量。
不同阶段猪只的氧气需要量

所以得到A=猪头数、每头猪的换气量=B、风扇的标准通风量=C、一个循环周期为S秒,P=(A*B)/C。
风扇的开启时间为ON=P*S、风扇停的时间为OFF=S-ON。所以得到A=猪头数、每头猪的换气量=B、风扇的标准通风量=C、一个循环周期为S秒,P=(A*B)/C。
例如:
某单元保育仔猪存栏220头,每头仔猪的换气量15cfm,36英寸的风扇换气量为8000cfm。假定环控器以300秒为一个循环周期。
风扇开的时间为: ON=P*S=0.41*300=125秒
风扇停的时间为: OFF=S-ON=300-125=175秒
附各种型号风扇的通风量 【36cfm=1m3 】
24英寸的风扇通风量为4000-5000cfm
36英寸的风扇通风量为8000cfm
48英寸的风扇通风量为20000cfm
50英寸的风扇通风量为25000cfm
3.3.2 百叶窗开启面积的计算
风扇的通风量=C、猪只要求的风速D=0.85-1m/s=60m/min
M=C(m3/min)/D(m/min)
例如:
36英寸的风扇工作时的通风量=8000cfm=222.22 m3
M=C/D=222.22/60=3.7㎡
假设每个单元的百叶窗6个。每个百叶的面积约为1㎡,所以在36英寸风扇工作时,只应开启4个百叶.

4.1保育仔猪的饮水。
保育仔猪饮用的水要卫生。根据保育猪在饮水器前滞留时间长短判断饮水情况。保育舍内的饮水器有2种,一种是鸭嘴式饮水器,距地面25cm ,每个栏中有2个。一种是乳头式饮水器,杯底距地面10cm.每栏有1个。每个饮水器可以供8-10头猪饮用.
饮水标期猪只饮水标准,计算猪只饮水量,观察水箱是否有剩水,见下表:

猪只转进3-5天后,打开滴水,让猪随时可以吃到湿料。
4.2保育猪的饲喂.
4.2.1加料标准: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标准为断奶体重的5﹪,然后每天增加22ɡ。若一栏装50头,第一天加3kg,再加3kg的保底料,然后每天加1kg,5-7天后可根据猪每天的采食量和余料来加料。若一栏装25头,第一天加2kg,再加32kg的保底料,然后每天加0.5kg,5-7天后可根据猪每天的采食量和余料来加料。

4.2.2加料次数
第1-2周保育猪加稀料,每天最少6次,使用专门的料盆。
第3周开始加颗粒料,每天最少4次.早上下午2次 。
4.2.3换料方法:按照保育仔猪生长需要,具体结合猪场保育阶段各种仔猪料进行换料.具体的换料方法见下表


6.1保育猪舍的消毒防疫.
猪舍的消毒防疫是控制猪只疾病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下面是保育舍消毒防疫的要点:
a、每天进生产区必须洗澡更衣,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得带进生产区;
b、每天走道消毒1次,消毒液使用比例为:过硫酸氢钾1:200。
c、猪舍周围每周消毒2次,消毒液使用比例为:过硫酸氢钾1:200。带猪消毒每周2次,消毒液使用比例为:过硫酸氢钾1:200
d、每天更换一次消毒盆水,保证消毒盆的有效使用.
e、每位员工进猪舍时,必须脚踩消毒盆,方可进入猪舍.
f、饲养员不得随意串舍,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猪舍。
g、新进饲料及物品必须紫外线消毒30分钟。
h、其他按场里规定的防疫制度进行.
6.2疫苗领用及接种操作规范
为了保证疫苗接种质量,保育区特制定疫苗领用及接种操作规范.
1) 疫苗按照其说明书进行配制,领用时必须冷藏箱领取.冷藏箱加冰,放有高低温度计.(保证其箱内温度在2~8℃).弱毒苗稀释后必须在2h内注射完。对于喘气苗,若放量过多,用剩的疫苗, 及时封口送回药房,放入疫苗储藏箱中.
2) 疫苗领用时避光,避紫外线。
3) 待接种仔猪准备:
提前2h停料,并且在水中加电解多维.(包括接种前1d,当日及接种后1d).
保定仔猪时,轻抓轻放,减少应激反应发生.严禁接种时大声喧哗,制造出尖锐刺激的声响.
4) 进行接种时,准备好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对疫苗过敏仔猪进行注射.注射剂量标准:3周龄仔猪2ml/头.5周龄至8周龄仔猪3ml/头.
5) 人员准备:技术员或班长负责注射,单元饲养员负责观察猪只过敏反应情况.
6) 注射器针头准备:疫苗接种根据不同疫苗及剂量,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ml注射器,及连续性注射器进行接种.针头:3周龄 7#×13, 5周龄 9#×15, 8周龄 12#×20.在注射的过程中,每一栏换一个针头.
7) 接种速度:为减少和避免接种应激反应.每头猪注射的时间应在10秒左右,太快不能保证注射的剂量和效果,太慢又影响到工作.
8) 疫苗用完后将空瓶集中放在指定处,以便对废弃的疫苗瓶做消毒深埋处理。
9) 疫苗注射完毕后,要填写免疫记录表,以便以后跟踪查找.

1) 检查仔猪采食状况来诊断猪群的健康状况。
2) 猪群检查:看体表被毛是否舒展体色是否红润发光,行走是否精神,卧息是否正常,粪便是否异常,呼吸频率、等是否正常
3) 检查猪群健康的方法:健康检查每天最少2次,具体的做法是,进入到猪栏中,把每头猪哄起来,逐个检查每头猪的精神状况等,每栏检查用3-5分钟。
4) 发现有病猪要及时的调群并栏,病猪放在猪舍的最后一栏,并做及时的治疗,弱小猪放在猪舍的第四栏。
5) 对病弱猪治疗用一个疗程(一疗程为3-5天),如果无效要做淘汰处理。
6) 在治疗过程中,每一栏换一个针头,并且要用喷漆对治疗过的猪记号。具体的做法:
7) 做好治疗记录,以便跟踪治疗效果和评估药物的疗效。
8) 当猪只的发病率达到5%~10%考虑整体投药。具体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水中给药;一种是饲料拌药。在给药时一定要保证药物混合均匀。在饲料中拌药是先小堆混合再逐渐的混合;在水中给药时先在小容器中混合后再加入到水箱中。
计算用药量的方法为:
用药量=(每头猪体重*每头猪用量*猪头数)/药物浓度

1) 温控系统检查:观察风机皮带是否正常,地热开关是否打开,百叶窗打开数量是否足够,饮水器是否漏水、滴水等现象,料槽下料是否适宜,戏水池排水口是否关闭,保温灯、照明灯灯是否正常。
2) 物品检查:各种物品是否归位,如扫帚、笤帚是否放在工具栏,注射器、针头灯是否拿回药房,垃圾袋是否清除。

1) 转出前彻底的检查仔猪的质量,对不合格的要淘汰,具体的指标有:
a) 体重小于12kg(63天)
b) 没有皮肤病.
c) 消瘦、拉稀、喘气等有明显疾病的。
d) 腿疼、跛行。
e) 有疝气的。
2) 转出前2个小时要对仔猪停料,以免在转猪过程中出现应激。
3) 转出时要对仔猪称重记录,并核对猪只的品种。保育猪转出后,及时的填写猪群转移表,双方签字确认后交办公室。
4) 出售肉猪前2小时要限料并且加多维水。挑猪时要仔细,不得将未去势的,去势未净的,疝气,腿疼,关节肿大,皮肤病,皮肤白,耳朵萎缩,体重小的装入车中。

1) 保育区切实执行场里的防疫制度,减少疾病传播,保证猪只安全
2) 舍内有安全隐患的应及时维修.
3) 按标准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
4) 减少物料浪费以降低养殖成本。并对物料消耗纳入绩效考核.
5) 每天下班后,应对舍内水电进行检查以减少浪费。因暖风机功率小,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考虑最后关暖风机。.
6) 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按操保证舍内工具的使用寿命。
7) 发现饮水器漏水应及时更换.

保育舍的工作要求
1) 严格执行防疫制度,拒绝无关人员入内。
2) 每一位员工进保育舍时必须脚踩消毒盆。
3) 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内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或闲聊。
4) 保持舍内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5) 做好仔猪饲喂工作,每进一个单元必须脚踩消毒盆消毒。
6) 按标准加料,饲养员必须每天认真检查仔猪健康状况。
7) 按要求完成仔猪的治疗工作,发现病猪必须隔离治疗,病猪治疗3天无效要淘汰。
8) 按规定时间转群,不能任意的延长仔猪的饲养期。
9) 按各种电器的操作规程操作,爱护猪舍内的各种设备,并保证人员和猪只的安全。
10) 每一为员工要尽职责,充分的发挥主人翁精神。
11) 员工对猪舍走道必须每天消毒1次,每周带猪消毒2次。
12) 区域内员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保育舍日常工作安排:
8:00 记录温度、检查仔猪健康, 加料、记录仔猪吃料情况。
8:30 清粪、打扫卫生、换消毒水。
10:00 检查仔猪健康状况,并打针治疗、加料、消毒。
11:00 注射疫苗,或做其他工作。
12:00 午餐、休息。
14:00 记录温度、加料、注射疫苗。
16:00 仔猪治疗及其它工作。
17:30 整体检查、下班。
【版权声明】来源:养殖职业经理人。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