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我国在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国情下,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非常规蛋白原料是摆在饲料从业者面前的一项积极任务。粗蛋白含量 45%以上的芝麻粕,含有多种动物机体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种类和组成与等蛋白豆粕相当,是优质植物蛋白源。本文综述了芝麻粕的营养特性,在动物饲料(鸡饲料、猪饲料、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以及限制芝麻粕在动物饲料中利用的因素:外观和气味、蛋白溶解度和灰分、植酸草酸与单宁,以期为芝麻粕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一、芝麻粕的营养特性1.芝麻粕的常规营养组成 芝麻粕的营养组成(90%干物质)见表1。根据表1营养价值数据显示,芝麻粕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源饲料原料。数据表显示,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39.25%~48.2%和10.4%~12.6%,总磷和钙含量分别为1.18%~1.4%和1.7%~2.9%,Lys含量0.56%~1.02%。2.芝麻粕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可利用率 表2以猪和鸡为对象,将芝麻粕与其他饼粕的必需氨基酸消化利用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猪饲料中芝麻粕的必需氨基酸利用率与大豆粕相当,优于棉籽粕、菜籽粕和花生仁粕;鸡饲料中芝麻粕的必需氨基酸利用率与大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花生仁粕相当。3.芝麻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所谓抗营养因子是指能破坏或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的物质。芝麻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草酸和植酸,主要影响着部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有研究报道,肉鸡饲料中芝麻粕添加14%时,肉鸡的生长性能出现负面影响,可能与植酸含量较高有关。关于芝麻粕中草酸含量的报道目前还较少,据相关分析检测,芝麻壳中的草酸可以使芝麻中过半的钙以草酸钙盐的形式存在,以至于不被畜禽动物很好地消化并利用,进而阻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植酸还可以螯合饲料中Ca、Mg2+、Zn2+和Fe3+等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的螯合物,这些螯合物束缚了许多饲料中的矿物质元素,影响其在动物肠道的消化吸收。此外,植酸还能和肠道中的蛋白结合形成植酸钙镁蛋白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被蛋白水解酶消化,进而降低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利用。因此,实际生产中畜禽日粮中的芝麻粕与一定量的植酸酶搭配使用,可以提高钙、磷、锌等矿物营养的消化利用率。 二、芝麻粕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1.芝麻粕在鸡饲料中的应用芝麻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是影响其在饲料中应用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所有饼粕类中,芝麻粕蛋氨酸的含量最高,达1.2%以上,高出豆粕、棉籽粕2倍,可以部分用来替代畜禽饲料中的豆粕。因其粗蛋白含量高、价格较低,使得芝麻粕越来越受饲料厂家追捧,被广泛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对于肉鸡日粮中芝麻粕的合理添加比例,有研究显示,0~4周龄肉鸡日粮中芝麻粕的可添加量范围是3.0%~9.0%,最佳添加量范围是3%~6%;5~8周龄的肉鸡日粮中芝麻粕的可添加量范围是5.5%~17.5%,最佳添加量范围是5.5%~13.5%。同时有报道称,与豆粕相比,芝麻粕替代日粮的15%粗蛋白,肉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受到影响,但日粮中替代30%时,肉鸡的生长性能会受到负面影响。Mam-putu等研究了在肉鸡日粮中,采用芝麻粕分别替代15%粗蛋白和30%粗蛋白,结果显示,15%粗蛋白替代组对肉鸡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但是,30%粗蛋白替代组鸡的生长影响受到抑制。Farran等以蛋鸡和肉鸡为试验对象,在日粮中添加芝麻壳,经验证发现肉鸡鸡花料中芝麻壳的添加量低于8%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蛋鸡日粮中14%内添加量,也不会影响其采食量与产蛋性能。也有学者对蛋鸡日粮中芝麻粕的合理利用进行了相关报道。Yamauchi等选用17~21周龄白来航蛋鸡为研究对象,在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30%芝麻粕,与对照组结果相比,10%添加量提高了鸡生长性能,20%添加量组鸡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但是30%的添加量显著降低了鸡的生产性能。蛋鸡日粮中添加芝麻粕替代12.6%~18.8%的豆粕用量是可行的。同样,Diarra等以蛋鸡为试验对象,采用芝麻粕替代12.5%用量的豆粕,不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不会影响蛋鸡的健康状况。在产蛋鸡日粮中以芝麻粕代替一定量的豆粕,有效降低了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对生产低胆固醇含量的蛋类产品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芝麻粕可以适当添加到肉鸡和蛋鸡日粮中,肉鸡日粮中添加量比例控制在10%内,蛋鸡日粮中的添加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提高。 2.芝麻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考虑到猪的甲硫氨酸和胱氨酸营养需求低和芝麻粕Lys含量低,要慎重控制猪日粮中芝麻粕的用量。结合芝麻粕高的性价比优点,在搭配适量的高Lys原料(鱼粉、大豆粕)使用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猪日粮中芝麻粕的用量至15%。但是,目前在实践中为避免因其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猪胴体软脂肪化,其用量一般限制在5%~8%。针对以上问题,有研究使用发酵芝麻粕等氮替代大猪日粮中14.15%的豆粕,不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与肌肉品质,改善了肌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提高了肌肉中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因此,当蛋白原料价格上涨时,芝麻粕可以通过在日粮中适当补充Lys添加在猪日粮中,以补充其他蛋白原料的不足。3.芝麻粕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有关芝麻粕在水产饲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文华等以草鱼作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大豆粕组、棉籽粕组和芝麻粕组,结果芝麻粕组饲喂效果与大豆粕组、棉籽粕组差异不大,草鱼配合饲料中添加芝麻粕时补充磷和兼顾适口性,芝麻饼粕是良好的蛋白饲料源。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8.47%芝麻粕替代饲料中16%的豆粕,不会降低饲料利用率,不会负面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体成分和脂肪利用。Oluwagbenga等饲喂罗非鱼含有164.3g/kg发酵芝麻粕饲料不会负面影响鱼的生长性能。宋鹏等使用发酵芝麻粕替代草鱼饲料中11.8%~23.5%的菜粕蛋白,发现鱼体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均有上升趋势。Mukhopadhyay等研究称,乳酸菌发酵芝麻粉,可以消除芝麻粉抗营养因子植酸和单宁。露斯塔野鲮饲喂含有40%发酵芝麻粉的饲料,60d后,鱼的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得到有利促进。同样,Roy等在露斯塔野鲮肠道中分离出地衣芽孢杆菌发酵芝麻粉,并以30%添加量添加到饲料中饲喂野鲮幼鱼,结果显著提高了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由此可见,芝麻粕在水产饲料中也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质原料。三、限制芝麻粕在动物饲料中利用的因素1.外观和气味单宁是芝麻粕呈褐色的主要原因,植酸、草酸与单宁共同影响芝麻粕的感官和气味,进而影响动物的采食量。由于芝麻粕颜色较深、糊味重、适口性差,饲料中芝麻粕的用量如果大于7%,会因为较高的糊味降低家禽的采食量,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2.蛋白溶解度和灰分衡量植物性饼粕类蛋白原料好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就是蛋白溶解度。芝麻粕45%~55%的蛋白溶解度低于大豆粕,但是与棉籽粕和优质菜籽粕相当。因高含量的矿植物元素导致芝麻粕灰分高,可以达11%以上,由于芝麻粕矿物元素含量高,导致其灰分含量高,一般情况下灰分含量是豆粕、棉籽粕和菜粕的1.5~2倍,可以达11%以上。3.植酸、草酸与单宁植酸、草酸和少量单宁是影响芝麻粕营养物质被动物消化利用的抗营养因子。其中,3.6%~5.2%的植酸含量是限制芝麻粕应用的主要关键性因素。Kaneko等以肉鸡为试验对象,在日粮中添加14%芝麻粕饲喂,结果肉鸡的生长性能被抑制,可能因为芝麻粕高的植酸含量导致。另外,芝麻粕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也会因为高植酸磷含量受到影响。日粮中添加高植酸磷含量的芝麻粕,因与植酸结合导致部分矿物元素(钙、锌等)的利用率降低。截至目前,芝麻粕中草酸的含量范围值鲜有报道,Farran等检测出芝麻壳中草酸和植酸的含量分别为13%和1.12%。由此可以推测,芝麻粕中有刺激性气味的草酸含量较高,它与植酸共同影响日粮矿物元素的有效吸收与利用。四、结语芝麻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源,在豆粕价格居高的行情下,是不错的植物蛋白原料选择。芝麻粕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注意搭配外源性赖氨酸的添加,以平衡氨基酸营养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有效利用。同时,芝麻粕的用量还会受到其外观、气味、抗营养因子植酸、草酸含量等因素的限制。芝麻粕在家禽饲料中的使用量建议不要超过10%,蛋禽饲料中的用量可以大于肉禽饲料。日粮中芝麻粕用量水平还与日粮中钙、磷水平有关,适当提高日粮的钙、磷水平,则可以适当提高芝麻粕的用量。(作者: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华南水产与畜禽饲料重点实验室 杨荣、王华朗、朱双红)

(文章来源:华信共享智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