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肉鸡养殖技术已趋成熟,优质鸡苗配合基础饲养管理知识,通常能顺利培育出健康肉鸡。然而,在养殖实践中,偶遇质量欠佳的鸡苗在所难免,这类鸡苗直接影响整批鸡的养殖效益。当遇到鸡苗中弱雏比例高、群体均匀度差时,如何有效降低死淘率,确保养殖收益。

养殖户在引入鸡苗初期,常通过提供葡萄糖饮水来帮助雏鸡缓解应激反应,促进首次排便,顺利进入快速成长期。但雏鸡经历长途运输、环境转换,加之自身消化系统尚未健全,尤其是肝脏功能不足,难以分泌足够胆汁消化饲料油脂,这往往造成肠胃负担加重

雏鸡首次进食时可能出现过料现象,次日即有死亡案例,这主要由内脏发育不完善引发的应激反应所致。此时,补充胆汁酸成为关键,它能刺激内脏分泌胆汁,促进能量消化吸收,助力内脏发育,且不会给内脏带来额外负担。胆汁酸与机体自然分泌的胆汁成分一致,易于直接吸收利用。

若饲养管理初期不当,雏鸡易出现拉稀、过料、翻白肚等弱雏症状,同时因免疫力低下,约在15日龄时可能大规模爆发腺肌胃炎。腺肌胃炎不仅增加药费开支,还直接导致死淘率上升,严重侵蚀养殖利润。因此,自雏鸡首日即应添加胆汁酸,加速其发育,提升免疫力,优化群体均匀度,有效降低腺肌胃炎发病率。

胆汁酸【1】作为胆汁的核心成分,在肝脏发育阶段额外补充,能减轻肝脏负担,促进母源毒素分解排出,减少药物刺激,修复受损肝细胞。健康的肝脏意味着更低的死亡率与更强的抗病能力,为肉鸡养殖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宗信等. 胆汁酸代谢过程中,经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汁酸如脱氢胆酸和熊脱氧胆酸还可刺激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增加胆汁容量,使胆道畅通,消除胆汁淤滞,预防胆结石,起到利胆作用[J]. 中国畜牧杂志,2006.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