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猪传胸又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 pleuropneumonia of swine)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是猪的一种重要呼吸道疾病,在许多养猪国家流行,已成为世界性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抗生素对本病无明显疗效。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的特征:

①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带荚膜纤毛、可产生毒素;

②血清型有15个,相互之间毒力差异较大;

③病原易被灭活:在干燥条件下易被灭活,60度环境存活20分钟,4度环境存活10天;

④病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猪只发病症状特点:

①猪只急性发热(40.5-42°C+)、自发性咳嗽(连咳1-3声/次)、喘气、呼吸困难;

②猪只后驱皮肤、耳朵、眼周、鼻镜发绀、或浑身皮肤发红;

③猪只可出现突然死亡,死亡猪只鼻腔、嘴巴分泌带血泡沫状粘液;

④猪只发病率高峰:3-4月龄肥猪多发,夏秋季节多发,急性型死亡率较高80-100%;

3、猪只剖检病变特点、导致猪只口鼻出血的机制:

①以呼吸道病变为主,肺脏暗红色、病灶界限分明、表面明显有出血斑;

②肺脏可见脓肿结节病灶和纤维素性胸膜炎症病变,胸腔、气管充满泡沫状血液渗出;

③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毒力因子较多: 毒力因子包括LPS、外膜蛋白、转铁结合蛋白、溶血性外毒素、渗透因子等; APP分泌的溶血性外毒素对猪只肺脏巨噬细胞毒性较大,可导致猪只肺脏组织出现严重损伤,猪只的外在表现即为上述所述的剖检病变;

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菌的有效防治:

①病猪治疗: 因此病发病较急,且发病后食欲不佳,故一般采取针剂治疗:方案1:恩诺沙星+氨苄西林或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方案2:氟苯尼考注射液+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或氟苯尼考注射液+土霉素注射液;

②猪群预防:方案1:氟苯尼考200ppm+多西环素粉剂300ppm(有效剂量),拌料预防7天;

方案2:替米考星200ppm+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150ppm,拌料预防7-14天

方案3:替米考星200ppm+多西环素粉剂300ppm,拌料预防7-14天;

辅助药物包括麻杏石甘散、氨茶碱、地塞米松等

预防

(1)、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保持猪群足够均衡的营养水平。

(2)、应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从无病猪场引进公猪或后备母猪,防止引进带菌猪;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才重新使用。新引进猪或公猪混入一群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猪群时,应该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并口服抗菌药物,到达目的地后隔离一段时间再逐渐混入较好。

(3)、对已污染本病的猪场应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清除血清学阳性带菌猪,并制定药物防治计划,逐步建立健康猪群。在混群、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2天,应投喂敏感的抗菌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或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新霉素、林肯霉素和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可控制猪群发病。

(4)、疫苗免疫接种 国内外均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用于本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可应用包括国内主要流行菌株和本场分离株制成的灭活疫苗预防本病,效果更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