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腔补液技术在防治仔猪腹泻中的应用
仔猪的腹泻是养殖业中的常见病,高发病。
一方面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药物吸收减缓或无法吸收、药物的作用无法发挥;另一方面仔猪脱水后常造成各系统迅速的衰竭导致死亡,腹泻造成断奶前死亡的占50%以上,给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的病因复杂,除细菌、病毒外,外界环境及营养因素也常引起腹泻。所以在治疗本病的同时,改善环境,提高营养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常规的治疗方法如:肌肉注射,口服给药,头皮剂等治疗方法,但都存在缺点,效果不佳。肌肉注射由于脱水后循环障碍,对药物的吸收减少使药效降低效果不好;口服给药不仅吸收速度慢,而且对于重度腹泻,胃肠常失去吸收功能,使药物无法发挥作用;头皮剂作用缓慢,常常药物还没发生作用就已经死亡了。静脉注射的方法常可以迅速补液纠正代谢紊乱,但仔猪个体小,静脉细小,既增加注射的难度同时注射效率低,无法大面积推广。
腹腔注射补液优点是腹膜面积大,密布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特强,每小时可吸收占动物体重3%~8 %的液体。且腹腔补液时间短,速度快。大号针头2分钟即可输入500毫升药液,还不考虑心脏超负荷。对于个体小的仔猪安全适用、省时省力。在注射的药液中可以加入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品,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腹腔注射的方法:倒提法保定,待其停止挣扎后在倒数第2对乳头外侧2厘米处注射,局部消毒后用右手持注射器,使用普通12号注射针头与皮肤垂直刺人腹腔2~3厘米,刺人针感有活动而无抵触、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缓慢注入药液,每注射200毫升只用2~3分钟。补液完毕,术部消毒,放回圈内。

仔猪腹腔注射的注意事项:
1、补液的位置要避开中线。特别是公猪,以免伤及阴茎。
2、补液所用液体必须是等渗溶液如:5%葡萄糖溶液及0.9%的氯化钠溶液,不可用高渗溶液,否则会加重脱水。刺激性药液,如氯化钙、磺胺等不能作腹腔注射,它们易引起腹膜炎和组织坏死。
3、油乳剂、有沉淀的药物、半固体药剂不宜作腹腔注射,这些药物不易吸收。
4、补液的药液需加温至38℃左右,避免因为补液的温度过低加重仔猪病情。
5、严格的消毒及无菌操作。对腹腔补液的位置要用碘酒消毒;对注射用针头,注射器每次用后都要高温消毒,对补液用水及加入的药物要现用现配,操作尽量保持无菌,剩余的要废弃。
6、对猪只要进行良好的保定,以免在挣扎中划伤肠管及肝肾。
【版权声明】来源:猪病通课堂。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