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病原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猪德尔塔(丁型)冠状病毒(PDCoV)。在这些病原中,PEDV对临床的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7日龄以内的仔猪,一旦感染PEDV,几乎会面临100%的伤亡率,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25年1月份以来,客户送检的腹泻类样品数量明显上升,涉及的地区范围广泛,波及多个省份,这种大面积的发病情况给猪场的正常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临床发病情况:2025年1月,我们收到了来自河南、陕西、江西等多省份共计42个养殖场的195份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PoRV的阳性率最高,达到了75.65%;PEDV的阳性率为61.33%,且从近期的数据来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PDCoV的阳性率为48.10%,同样呈现出上升的态势;而TGEV则未检测出阳性样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样品中,还存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以PEDV + PoRV混感的阳性率最高,达到了46.88%;其次是PEDV + PDCoV混感,阳性率为22.22%。这种混合感染的情况使得病情更加复杂,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
发病原因分析:对近期流行毒株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GIIa毒株仍然是当前的优势流行毒株,在检测到的毒株中占比50%。然而,大部分GIIa毒株呈现出独立小分支的特点,与2012 - 2020年间流行的毒株在基因序列上呈现出逐步远离的趋势。GIIb毒株的占比为28.57%,通过测序结果分析,不排除有疫苗等弱毒干扰的可能性。部分猪场检测出的属于S - Indel毒株,占比21.43%;而GI型毒株则未被检出。从免疫情况来看,部分猪场的PED - IgA抗体水平阳性率较低,保护率不足,离散度较大;甚至还有部分猪场的PED - IgA抗体呈阴性,这表明这些猪场的转阳驯化效果不理想,猪群对PEDV的抵抗力较弱。
防控建议:近期送检猪场的发病情况以PEDV和PoRV混合感染为主,因此在临床防控工作中,仍要将重点放在PEDV的防控上,同时兼顾Po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作为危害仔猪的第一大腹泻类病原,其阳性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部分猪场的免疫程序不合理,没有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猪群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其次,流行毒株种类多样,现有的疫苗可能无法对所有毒株产生有效的保护;再者,一些猪场的生物安全意识薄弱,人员、车辆、物资的进出管理不严格,容易引入病毒;另外,后备猪的驯化不到位,导致后备猪在进入生产群后容易感染发病;最后,部分猪场的检测意识薄弱,不能及时发现猪群中的感染情况。猪轮状病毒是造成仔猪腹泻的第二大病原,国内猪群中轮状病毒呈现出多血清型、多基因型流行的特点,这使得商品化三联活疫苗的针对性不足,防控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对流行毒株进行测序分型鉴定,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防控措施。猪场除了要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外,还要注重PEDV - IgA抗体的监测,定期采集猪群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及时了解猪群的免疫状态。一旦发现猪群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确定病原,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资的进出,对进入猪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彻底消毒,对物资进行严格的检疫。减少冷应激对猪群的影响,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多变的时期,要做好仔猪的保暖防护工作,可在猪舍内铺设垫草、安装保暖灯具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