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y of variant porcine parvovirus 1 in northern China
本研究在中国北方分离鉴定了10株猪细小病毒(PPV1)毒株,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和体外中和试验,发现了变异性相对较高的新变种―JX毒株,其中和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毒株,提示可能具有免疫逃逸的能力。
本研究选取了2头特定病原体阴性(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母猪,在怀孕后36天通过鼻内(5mL)、肌肉(20mL)和口服途径(20mL)使用JX毒株进行攻毒。攻毒后持续记录母猪的临床表现和体温,并定期采集血样和粪便拭子进行qPCR检测和体外中和试验,监测试验猪的抗体变化、病毒载量和排毒情况。在攻毒后28天对母猪进行安乐死,剖检并收集各类组织样本进行qPCR检测,并剖出胎儿观察情况。
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10株分离株在编码区没有插入或缺失,但在ORF2下游的127-nt重复区和3'非翻译区(3'UTR)观察到不同数量的碱基缺失。在NS1蛋白中发现8个氨基酸替换,在VP2蛋白中发现14个氨基酸替换。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JX株与其他株的关系较远,且与参考株NADL-2的关系也很疏远。
JX毒株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两头母猪在感染过程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温变化,且体温一直稳定在37.1~38.7℃之间。试验猪在感染后第5天开始排毒,并在感染后第14天排毒量达到106copies/μL。此外在剖检时,在两头母猪的气管、淋巴结和肠道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载量(图4)。两头母猪在感染后一周就迅速产生高水平抗体,1号母猪在感染第5天抗体滴度达到最高,而2号母猪在感染后第5天达到高峰,并在第28天再次上升。剖检结果显示,妊娠母猪的气管、肺、淋巴结、生殖器官和一些肠道出现轻度水肿和轻度炎症。1号母猪的子宫中发现9个胎儿,均正常;2号母猪的子宫中发现4个胎儿,其中一个有充血的症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重点研究了PPV1在中国北方的变异和进化,筛选出一株中和活性降低的毒株―JX 毒株,并确定其具有一定的致病性。

转载:硕腾猪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